郎木寺的“羌姆”艺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郎木寺的“羌姆”艺术   小镇郎木寺   郎木寺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所辖的一个小乡镇,位于碌曲县及四川若尔盖县交界处,清澈的白龙江(藏文意译称“白水河”)从纳摩大峡谷奔涌而出,自西向东穿过这块狭长的谷地,将郎木寺小镇一分为二。江北岸属甘肃省,南岸属于四川省。在格尔登寺邻近处还有一个精致、漂亮的伊斯兰教清真寺与其和谐相处,这种同一地域截然不同的两种宗教建筑,显示出各种宗教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的祥和氛围。   郎木寺,藏语全称为“德合仓郎木”,意为“虎穴中的仙女”,它源于郎木寺神秘而美丽的传说。曾经被认为是世外桃源的郎木寺,现在可以称得上是个“国际化”小镇。每逢年节或旅游季节,中外游人在此云集,摩肩接踵。这里的商店、饭馆装饰古朴又具有时代气息,各种店铺的店名大多用汉字、藏文和英文书写,室内墙上由各国纸币、照片、名片、签字背心、手帕等布置得随意、轻松,呈现出多种文化交融的气息。   平日里的郎木寺是安详的,小路两侧的僧舍、民居混杂在一起,人们生活在宁静、和谐之中,时光仿佛在此减慢了行走的速度。山腰间一排排长长的转经筒转去了今生的苦难,转来了来世的幸福。节日里的郎木寺是热闹的,特别是在正月里举行的大法会上,能看到跳神、藏戏、瞻佛等活动。届时,飘舞的经幡显示出浓浓的宗教气息,虔诚的信徒们磕着等身长头,在初春的日子里展望新的一年。      寺院历史   郎木寺境内的赛赤寺与格尔登寺均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格鲁派于15世纪由宗喀巴?洛桑扎巴创立,因此派僧侣所戴僧帽为黄色,又被称为“黄教”。17世纪以后,格鲁派开始执掌西藏政教大权,至今仍是藏传佛教最大的教派。两寺建筑风格独特,金碧辉映,周围风景秀美。   赛赤寺始建于公元1564~1643年,在此后的近两个半世纪中,赛赤寺在历代活佛的精心护持下不断扩建,直至1958年前夕,已建有闻思、续部、时轮、医学、雕版五所僧院,僧侣达500余人;拥有大小经堂及弥勒、金瓦(灵塔)、马头明王、护法、怙主、莲花生、狮面母等佛殿、佛塔50余座。寺内供奉的主要圣物有从各地迎请的镶嵌珍宝的大小佛像4000余尊,另有刺绣、堆绣、卷轴等唐卡800余幅。佛经藏卷有金汁写成的《甘珠尔》、《丹珠尔》大藏经两套及木刻印刷版大藏经和其他各类经典。从该寺的创建历史和珍藏的圣物上看,它是该地区仅次于塔尔寺、拉卜楞寺的一座规模较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但是,在“文革”中,前述寺中珍藏的大量珍贵文物全部被焚毁,寺院关闭直到1980年才重新兴建、开放,在各方的努力下,先后重新建成弥勒殿、灵塔殿(重制了赤钦灵塔)、马头明王殿、护法殿、祈寿殿、藏经宫(原赛赤活佛囊欠)、赛赤活佛寝宫、祥和大白塔等,现有住寺僧侣400多名,已具备相当规模。   赛赤寺“羌姆”   藏语中“羌姆”一词本意是“蹦跳”,蒙古语叫“查玛”(是藏语“羌姆”的音义)、“步扎”,青海、甘肃地区的汉族人称之为“跳欠”,而其他汉族地区多称为“跳神”。“羌姆”以表演藏传佛教宗教乐舞为主要内容,宣传佛教抑恶扬善、出离轮回、求得解脱、利乐友情等方面的基本教义,且有驱逐病魔、保佑安泰、祈福迎新等功能。但各地各派因其信奉的本尊和护法神有所不同,因而举行“羌姆”的日期、程序、舞蹈和服饰也都有所不同。其中,赛赤寺“羌姆”活动,是于2007年农历正月十三、十四举行的。   赛赤寺法会大致分三个部分:晒大佛、跳“羌姆”、烧“多儿玛”,时间为两天。   正月十三是赛赤寺和格尔登寺同时举行法会的日子。登上山顶放眼望去,山腰间叠拼着错落有致的寺院和民居,藏民家中的袅袅炊烟在微风中飘摇,而寺院的红墙飞檐翘角和金瓦金顶在晨烟中更显神秘与和谐。8点整,迎着初升的太阳,赛赤寺七八十名佛家弟子肩扛着卷起50米长的强巴佛画像从大寺出发,一路法号齐鸣,拥向晒佛台。当20米高的强巴佛像被展开在晒佛台上时,数以万计的藏民上前顶礼膜拜,场面宏大,气势壮观。接下来由僧人在佛画像前的空场地进行一小时左右的“羌姆”表演。   正月十四这天是法事活动正式跳“羌姆”的日子。“羌姆”表演场地设在赛赤寺大殿院中,候场区为大殿内部,乐队由鼓手、长号手等僧人组成,席地坐在寺院左侧回廊里。表演在阵阵法号声中拉开序幕:阿杂拉、刚热(骷髅舞)、切加舞、护法舞、夏雅舞、护法女神、大法明王舞、镇邪舞等13场舞蹈构成了“羌姆”表演的全部。   “羌姆”表演结束后,众僧及护法神以两人一组的队形离开寺院向山下的白塔走去,举行最后的做法仪式。表演中途天突降大雪,百姓无人离开,演出未受影响。整个做法仪式气氛庄严、肃穆,具有神圣感和神秘感。      “羌姆”的艺术内涵   由于宗教和艺术所注重的都是人的情感,共同探究着生与死、善与恶、灵与肉等有关生命的主题。无论艺术审美情感还是宗教情感,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和精神寄托的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