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诚儒故事:平民同样轰轰烈烈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生活在蜜罐里的李诚儒不断地夸史依弘说:“人品好,艺术好,又漂亮。”李诚儒的家在北京四环外一个平民化社区。李诚儒之所以在此安家,因为史依弘。史依弘的工作单位和父母都在上海,李诚儒的生活空间也往上海转移,所以不在北京买太贵的房子。但这里的房子依旧有“史依弘特色”:第一,房子里有一个很大的专门为史依弘而备的练功房;第二,所有的房间都是全环保装修,主要以木材和石材为主,因非环保器材散发的一些气味影响史依弘的嗓子。这个家虽然只是李诚儒和史依弘的“驻北京办事处”,但依然充满温馨和浪漫的气息,每次史依弘到来之前,李诚儒都要在每个房间插满鲜花。
李诚儒的艺术人生是四处漂泊、主动出击、充满理想的人生。
漂泊成了李诚儒生活中最重要的主题:在饥饿中漂泊,在商海中漂泊,在演艺圈漂泊,在情感上漂泊。无论是贫穷得食不果腹还是富裕得一掷万金,李诚儒永远没有放弃他的理想,永远没有放弃他前进的脚步,他总是执著专注地寻找着爱的乐土,灵魂的归宿。
走过了漫长的路,才走到开头。李诚儒,生命自48岁重新开始。
与“饥饿”相连的童年漂泊
“文革”时的阅读使我养成了看书的习惯,无论拍戏多忙,每天至少有一个小时的读书时间――上厕所半个小时,睡觉前半个小时。现在读的更多的是《资治通鉴》。作为一个演员,应该多了解点历史。
――李诚儒
李诚儒之所以爱上演艺,最初源于一个贫穷饥饿的孩子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李诚儒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父亲经营着一家绸缎庄,生意不错,在丰台农村老家买了很多地。1949年,他们举家迁往丰台,并在丰台镇买房安家。解放后公私合营,李诚儒家所有产业都上交政府。1954年,李诚儒呱呱落地,上面还有六个哥哥四个姐姐,两年后父亲就去世了。于是,养家糊口的责任落在了母亲身上,母亲只好挎篮卖包子,后来开了一家包子铺,早出晚归,拉扯着11个孩子。1960年,家中房子倒掉一大片,为了修好房子,母亲“按揭贷款”,以此房产抵押,贷了一笔钱修好了房子。为了归还贷款,母亲把此房产租给丰台区服务局,带领全家在北京西山一个村子里租房住下了。
6岁的李诚儒开始了漂泊,饥饿和对饥饿的恐惧像一条毒蛇噬咬着他。李诚儒是吃野菜长大的。在当时李诚儒的价值观里,花草树木没有了美丽不美丽的概念,只有可吃不可吃的概念,柳芽、槐花、白菜帮、豆腐渣、豆饼等一切可吃的都是宝贝,不可吃的再漂亮也吸引不了他的目光。每年春天柳絮飘飞的时候,别人觉得春天到了,心情也开朗了起来,但李诚儒却感觉情绪低落,因为柳芽不能吃了。有一天,母亲突然想起,公私合营后,国家应该有一些补助,于是去查问,果然领到了一些钱。用这笔钱买了一间南房,一间北房,同时把南北房之间的空地搭起来,变成了三间房,1961年,全家重新搬回丰台。
在丰台,饥肠辘辘的兄弟姐妹们最盼望的事就是“放场”。“放场”指的是人民公社某一块庄稼地收割完了,村民可以自由去拣剩下的。届时,公社会用喇叭告诉大家村里的哪块地“放场”了。每逢此时,李诚儒和他几个兄弟姐妹就一路狂奔而去,在地里捡呀,刨呀,胡萝卜、花生、白薯多少会有一些。但村里的农民孩子非常敌视李诚儒一行,他们觉得对方是非农业户,没有资格从他们嘴里夺食。他们把持地头,不让李诚儒等下田,由此发生冲突,总是李诚儒他们受欺负。
1965年,母亲又把丰台的房子卖了,在北京沙滩那里买了房子,举家迁往北京城。每年北京冬储大白菜,李诚儒和哥哥姐姐去菜站捡丢弃的白菜帮子,洗净晾干用作冬天充饥的粮食。当时每月可以凭票购买半斤油和其他一些生活必须品,但家里因缺钱而放弃。李诚儒的小学学业也是在漂泊中完成的,先是在西山,接着是在丰台,最后是在北京皇城根小学。
父母一直喜欢京剧,兄弟姐妹不少学京剧的,他们教李诚儒学戏,家中俨然是个小剧团,李诚儒学的是老生。全家一起吹拉弹唱,自娱自乐,成了李诚儒最欢乐的童年时光。在饥饿和漂泊中,一种梦想渐渐地在李诚儒心头生根、发芽,他希望站在灯火辉煌的舞台说学逗唱,他希望在一个专业的文艺团体里工作生活。
李诚儒是吃野菜长大的。在当时李诚儒的价值观里,花草树木没有了美丽不美丽的概念,只有可吃不可吃的概念,柳芽、槐花、白菜帮、豆腐渣、豆饼等一切可吃的都是宝贝。
1966年,“文革”开始了,12岁的李诚儒突然去报考戏曲学校,但因出身不好遭到拒绝。1967年他就读景山中学,顺利加入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主要是唱样板戏。这一年是李诚儒最快乐的日子,因为找到了自己梦想的“组织”,但一年以后“组织”不要他了,原因依旧是出身不好,同时还因为摔碎了一个毛主席像。
家中一贫如洗,肚子空无一物,在学校里受人排斥,在社会上遭人白眼,孤独的李诚儒不敢去学校(学校早已不能上课),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校园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正式版)-B 5768.2-202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docx VIP
- 有毒有害气体安全防护培训.pptx VIP
-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备课教案.docx VIP
- 20-丙型肝炎病毒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doc VIP
- 《AI时代如何做好班主任》---校长在班主任培训会上的讲话.doc VIP
- 在作风建设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docx VIP
- 数字智慧方案IDC工业企业数字化的两种路径(35页PPT).pptx VIP
- 【PPT课件】2024特种设备重大事故隐患判定准则培训资料.pptx
- CATIA高级应用-七大技巧-个人总结,图文.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