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甲肝处置技术规范PPT
贵州省甲型病毒性肝炎疫情
现场处置技术规范
2016年5月
前 言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常见消化道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本病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不但终年散发,同时还常出现水源性或食物源性的暴发性流行。甲肝是我省高发的肠道传染病,发病率一直位居全国前列。
2015年我县甲肝发病情况
我县甲肝以散发为主,2015年茅贡乡发生1例。
适用范围
规定了甲肝疫情的监测与报告、分级和响应、应急处置准备、现场调查、控制措施、调查报告、结案等。
主要适用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和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处置甲肝疫情时使用。
引用规范性文件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2006.2.26)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卫办应急发(2005)288号)。
《甲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WS298-2008)。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卫科教发【2006】15号)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2006】65号)
《贵州省传染病事件报告管理与现场处置规范》(黔卫发(2010)60号)
病例诊断
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2-7周内有不洁饮食史;或与甲肝急性患者有密切接触史;或当地出现甲肝暴发流行,或有甲肝流行区旅游史。
临床表现
1、发热、乏力和纳差、恶心、呕吐或者腹胀、便秘等消化道症状。肝脏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
2、有巩膜、皮肤黄染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黄疸者
实验室检查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
2、血清总胆红素(TBIL)大于正常上限数值一倍以上或/和尿胆红素阳性。
3、血清学检测 抗-HAV IgM阳性或抗-HAV IgG双份血清呈4倍升高。
病例诊断
临床诊断病例:
具有流行病学史,及符合以下任何一条即可诊断:
1.流行病学史和甲肝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ALT明显升高;
2.流行病学史和甲肝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上限一倍以上和/或尿胆红素阳性;
3.有甲肝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ALT明显升高;
4.有甲肝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ALT明显升高及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上限一倍以上和/或尿胆红素阳性。
备注:临床诊断病例分黄疸型和无黄疸型具体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行业标准。
病例诊断
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和抗HAV-IgM阳性或抗HAV-IgG双份血清呈4倍升高。(确诊病例分黄疸型和无黄疸型具体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行业标准)
观察病例
有临床症状体征,但未作肝功能检测或甲肝抗体检测者。不作疫情上网报告。
隐性感染病例
甲肝抗体IgM检测阳性,但无临床症状体征。不作为疫情上网报。
疫情发现与报告
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应提高对甲肝的认识和诊断水平,及时做出诊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进行报告;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规定的级别(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甲肝病例),则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进行报告。经卫生部门认定为突发事件的在2小时之内上报。
县级疾控部门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部门。
响应级别
按照省卫生厅《贵州省传染病事件报告与处置暂行规定》黔卫办发(2006)12号)的要求,各级疾控部门对达到聚集性病例或暴发疫情的应分级响应,分级标准如下:
县级疾控机构:同一集体单位(学校、村寨)1周内发生5例。
地区级疾控机构:同一集体单位(学校、村寨)1周内发生6-30例。
响应级别
省级疾控机构:同一集体单位(学校、村寨)1周内发生31例以上。
聚集性疫情,县级CDC派人员进行现场调查核实。
暴发疫情:按照分级处置原则,如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疾控部门应提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别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做出确认和报告当地政府,立即成立疫情处置领导小组。
处置准备
人员:现场流行病学人员、实验室人员、消杀人员、临床救治人员、后勤人员及管理人员。
个人防护(一级防护)
对象:接触病人或疑似病人的医护人员;流行病学调查人员;采样人员、消毒人员。
要求: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乳胶手套。进行预防性消毒的人员还应戴防护眼镜、穿长筒胶鞋、戴一次性乳胶手套。
每次实施防治处理后,应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
处置准备
现场调查工具:调查表格、采样器具、相关知识的准备、完成报告的工具。
准备疫苗及药品:甲肝疫苗、消杀药品、消毒器材。
现场调查
核实疫情
对报告病例进行核实,明确是否为甲肝疫情。
现场调查
收集相关资料
基本情况:疫情地点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现场心肺复苏术韩宝石2017PPT.ppt
- 现场危重病人抢救配合交流PPT.ppt
- 现代医院的科学内涵2016PPT.ppt
- 环椎骨折手术PPT.ppt
- 现场创伤急救PPT.ppt
- 现场急救判断题题PPT.ppt
- 现场急救之止血PPT.ppt
- 现代汉语语法学第二编语法研究PPT.ppt
- 现场急救之出血PPT.ppt
- 现场应急救护技术PPT.ppt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pptx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课件(2025年新版教材).pptx
- 锂离子电池前驱体磷酸铁合成方法研究现状及展望.docx
- 2024年东盟石油和天然气更新报告(英文版)-东盟.docx
- DB3209_T 1207.2-2022 建设工程档案管理 第二部分:房屋建筑工程文件归档和档案移交范围.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