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2.9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课时问题总结练习(人教版)
2.9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班 级 组 别 姓 名
一、合作探究题:
1. 说出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2.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阅读孔子的这三段话,想一想,对你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
3. 老子主张以柔克刚。相传老子曾经张开嘴让弟子们看,然后对弟子们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想一想,老子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它的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4. 诸子百家中的学说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利用?
5. 填表:按表中的要求,填写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兵诸家代表人物各一名的情况。
姓名 时期 著作 主要思想 孔子 墨子 老子 韩非 孙武
二、我的生成问题:
1.
2.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问题生成—评价单答案:
1. 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1)政治主张:核心是“仁”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爱人”,人与人应相亲相爱;应用在政治上,就是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残暴的统治和任意刑杀。
(2)教育成就:兴办私学,打破了奴隶社会的“学在官府”局面。广收门徒,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采用“因材施教”,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向弟子传授“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态度上,强调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在文化方面的贡献:孔子晚年,根据鲁国历史编成《春秋》一书。
(4)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行。
(5)地位: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后来,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
2. 孔子的三段话,教育我们要不断总结和向别人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要具有老老实实和谦虚好学的态度,才能学有所成。
3. ①老子的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辩证看问题的思想。②我认为有用。它使人认识到:什么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都是可以变化的。貌似强大的人可能会被弱者打败,看起来聪明的人可能一生无所作为,平凡的人由于努力可能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举出实例加以说明)
4. 孔子“仁” 的学说和孟子的“仁政”;孔子关于教育的主张;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墨子的“兼爱”“非攻”;韩非子的法制思想都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和借鉴。
5. 填表:
姓名 时期 著作 主要思想 孔子 春秋晚期 《论语》 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主张“因材施教”、谦虚好学、“温故而知新” 墨子 战国 主张“兼爱”、“非攻” 老子 春秋末期 《道德经》 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主张以柔克刚 韩非 战国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孙武 战国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第3页(共3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历史与社会:5.1《在社会中成长》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八下).doc
-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 明清两朝的专制统治 教案(华师大版).doc
- 历史与社会: 第七单元第一课《知识就是力量》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七下).doc
-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 广阔疆域上的统一国家 教案(华师大版).doc
-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闭关锁国 教案(华师大版).doc
- 历史: 近代民族工业 教案2(川教版八年级上).doc
-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 功收复台湾 教案(华师大版).doc
-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文学艺术(上) 教案(华师大版).doc
-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 思想文化 教案(华师大版).doc
-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0课 文学艺术 (下) 教案(华师大版).doc
-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3.11“伐无道,诛暴秦”教案 (新人教版).doc
-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3.11“伐无道,诛暴秦”一课精练试题(人教版).doc
-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3.12大一统的汉朝教案 (新人教版).doc
-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3.14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一课精练试题(人教版).doc
-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2.8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案 (新人教版).doc
-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3.12大一统的汉朝 课时问题总结练习(人教版).doc
-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3.14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教案 (新人教版).doc
-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3.16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教案 (新人教版).doc
-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3.17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教案 (新人教版).doc
-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3.18三国鼎立教案 (新人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