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语文 议论文作文典型素材汇编 信义无价 七旬老母替亡儿还债.docVIP

2013年高考语文 议论文作文典型素材汇编 信义无价 七旬老母替亡儿还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高考语文 议论文作文典型素材汇编 信义无价 七旬老母替亡儿还债

信义无价:七旬老母替亡儿还债 ●解明 做生意失败,轻生儿子欠下巨额债务 水果摊摊主刘老太太名叫刘桂芬,儿子叫章文成,在城里上班。1991年春天,他看别人做煤炭生意发了财,自己也动了心,于是向银行贷款建了一个小煤场。煤场前两年的效益不错,第三年他想扩大生产,投资是最大的问题。想来想去,他想到了以前的同事和朋友。于是,他游说以前的同事、朋友,不久就筹借到了45万元钱,这些钱全部投到了煤场的经营上。哪想到,这一年全国煤炭生产过剩,生意难做,而雪上加霜的是那些卖出去的煤,无法收回货款,三角债很快就拖垮了煤场。 那年年底,章文成经受不了生意失败的打击,从自家楼上跳了下去,当场死亡。等刘桂芬接到老乡的口信,从乡下赶到城里时,儿子已经被火化。在儿子家,她抱着儿子的骨灰盒,哭得几乎昏了过去。 刘桂芬有点文化,当年下乡之后嫁了当地的农民,一辈子就留在了农村,唯一的希望就是儿子章文成。章文成出生没多久丈夫就去世了,此后母子相依为命。儿子很有出息,上了大学、毕业后在城里工作,这些都曾是让她这个当母亲的感到骄傲的事。而如今,这一切都没有了,儿子的脆弱让她感到无比痛心。 刘桂芬到儿子家的第二天傍晚,有人来敲门,刘桂芬还以为是儿媳下班回来了,赶紧去开门,可门外却是一个陌生男人。刘桂芬问他是谁?那人说自己是讨债的。接着,那人把儿子欠债的事和老人说了,还拿了当时签的合同,整整10万元,刘桂芬哪能想到儿子会借这么多钱,一时有些不知所措。等平静下来,她说:“这事我不知道,你还是等我儿媳回来再说吧。”那人听了这话,冷笑道:“她?她根本不会回来了!她已经带着孩子跑了……”刘桂芬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这才想起前一天晚上儿媳匆忙收拾东西的背影,问她,她说是要回娘家住几天,原来是跑掉了。 伤心过度的刘桂芬怎么也不敢相信这个事实,可是面对儿子欠下的债务,她没有做一丝一毫的抵赖,她答应三天后先还一部分,这个债主才拿着欠条离去了。 刚送走这个债主,又一个债主登门了。刘桂芬还是同样的话,但这一次,她还把人家的电话和欠款数目都记了下来,同样约定了三天以后再来。不长的时间,6个债主陆续出现,每个人的态度都不同,有蛮横的,有威胁的,还有低声哀求的,刘桂芬都是一句话,我会替儿子还钱。 老母亲以人格担保,欠下的钱一定要还 三天以后,债主一起来到章家。这些人来时,心里大多没抱什么希望。一个60来岁的乡下老太太,能耐再大,又能怎么样?说还钱,她拿什么还?有两个债主已经打定主意,如果老太太不还钱,他们就去法院告她,让她吃官司,也算出口气。 等债主们坐下,刘桂芬拿出一个纸包,里面是6个信封,看到这些信封,债主们都有些莫名其妙,彼此对看,也猜不出信封里装了什么。这时刘桂芬开口了,她说:“这里是15万元钱,是我卖了儿子房子的钱。”一位债主不由得轻轻“啊”了一声。刘桂芬继续说,“我把这些钱分成了6份,给你们每个人1份,这算我第一笔还你们的钱。其他的钱,我以后会慢慢偿还,希望你们能给我时间。” 老人的这番话让几个人都呆住了。刘桂芬看大家都不动,又说:“你们尽管拿着这些钱,我儿子是想做一番事业才借钱的,这是好事,可惜他没做好。在他活着的时候,是你们这些朋友帮了他,现在他死了,我想你们还是拿他当你们的好朋友。只要我这个当妈的在,他欠你们的账就一定不会瞎!” 一位债主看得有些过意不去,讪讪地说:“大娘,其实我们也不是逼您……”老人摆手打断他的话,说:“没关系,这钱一定要还!我活这么大岁数,当然知道‘欠债还钱’的道理,我只求你们多给我一点时间。” 最后,债主们拿着钱离开了,刘桂芬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当夜回到了乡下。在汽车上,她自己感到无限茫然。那一年,她已经60岁,这样的年纪是该安享天伦之乐了。可一夜之间,一切都变了样,想到这些她不由得流下了眼泪。 回到乡下,刘桂芬决定卖掉自己的房子——在回来的路上她就想好了,去城里打工赚钱!听说她要卖房子,村里的亲戚都来劝她,说:“房子可是咱们乡下人的根啊!你卖了房子,以后还怎么回来?”老人只是摇头,谁的话也不想听,她认准的事,别人是没法改变的。 偏僻山村的房子不值钱,只卖了8000元钱,刘桂芬用这些钱当路费,离开了那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农村来到大连。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重新开始生活,哪有那么容易?何况一个60岁的老人!好在她离开家之前,一个亲戚给了她一个地址,说有个表弟在城里上班,她可以去找他,老人拿着这个地址一路找去。 那个表弟刚刚结婚,看到一个老太太来城市打工,觉得很好笑,就问刘桂芬都能干什么活儿。老人想了想说,什么赚钱就干什么。一听这话,那个年轻人很奇怪,问她为什么想多赚钱,刘桂芬就把儿子欠债的事说了出来。最后,她说:“我得赶快赚钱,要不,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