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榆林窟宋代题记中最早出现的“婆姨”称谓
[摘要]通过对瓜州县榆林窟题记中的“婆姨”一词的追根寻源,可以看出“婆姨”一词是对已婚妇女称谓的代名词,从最初的尊称到后期的蔑称,再发展到近现代中性的称谓,从时间上可看出它的发展变化过程。从甘肃到陕西地区,直至全国不少地区都有使用这一称谓的现象。
[关键词]榆林窟题记;婆姨;优婆姨
[中图分类号]K87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8-0098-03
在我国北方尤其在西北五省中,民间通常把已婚女子称为“婆姨”,最著名的莫过于陕北的民谣,有一条称作“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使得“婆姨”一词流行于大半个中国。《汉语大词典》里举例不少,如陕北民歌“信天游”唱道:“好马不喝沟渠水,好婆姨不交倒灶鬼。”李若冰著《陕北札记》载:“两个年轻婆姨走了出来。”葛洛《卫生组长》记有:“婆姨养娃娃,到牲口圈里去养。”马可《夫妻识字》有:“有人问我是谁,我就是刘二他婆姨。”马健翎《十二把镰刀》道:“他言说王二的婆姨实在好,劳动工作占了先。”抗战时期的1943年5月19日《解放日报》登载的某村民公约上也有:“婆姨们,多纺线、不买布匹,自织自穿。”20世纪80年代,甘肃农村也有顺口溜叫作:“二亩土地一头牛,婆姨娃娃热炕头。”90年代还出现《黄土坡的婆姨们》的电视剧。同时代的南方报纸上也登载有对妇女通称为“婆姨”的事迹报道。“婆姨”称谓可能与佛教称呼女清信士“优婆姨”的称呼有某些联系。
敦煌莫高窟第387窟东壁门北侧五代供养人北向第九身题名“大乘优婆夷画氏……供养”。瓜州县榆林窟宋代第33窟甬道口西侧第二身女供养人像题记“清信弟子马婆姨张氏一心供养”。这则题记可以认为是迄今为止所知最早称“婆姨”的资料,需要说明的是,该条题记的抄录者是敦煌研究院的万庚育先生,时间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现在此题记已经漫漶,根本看不清楚。据题记看,“马婆姨”①和“清信弟子”是并称的,可否如此理解:马婆姨乃马氏的妻子,而马氏妻子姓张。这种推测若正确,就目前所知它可证明“婆姨”的称谓使用在宋代已经存在,实际存在的时间或者更早,只是那时倒不是非常普遍使用,而且仍与“优婆姨”佛教专用名词有关联。因为这个“婆姨”一词很可能是把“优婆姨”的“优”(u)字头简略成“婆姨”二字。有些题记资料中也有把“优婆姨”省略或漏书作“优姨”的。《佛学大辞典》“优婆姨”词条中解释说:“(术语)upāsikā旧称优婆夷、优婆斯。新称邬婆斯迦、邬波斯迦、优婆赐迦、优婆私柯。译曰:清净女、清信女、近善女、近事女。近事三宝之义。总称受五戒之女子、四众之一、七众之一。净名疏曰:优婆夷,此云清净女。玄应音义二十一曰:‘邬波斯迦、或言优婆赐迦,此云近善女,言优婆夷者、讹也。’同二十三曰:‘优婆,此云受。私柯,此云女。’受者五戒之义。慧琳音义十三曰:‘邬波斯迦,唐言近善女,或言近事女。’西域记九曰:‘邬波斯迦,唐言近事女,旧曰优波斯。又曰优婆夷。皆也。’华严疏六十二曰:‘亲近比丘尼而承事故(在俗之信女也)。’”
“优婆夷”实际上与“优婆塞”是相对应的,后者是男性信徒、清信士、男居士。优婆夷和优婆塞同为佛教七众之一,亦即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净名经集解关中疏?卷上》说:“优婆夷俱来会坐,夷者女也。”优婆夷之“夷”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很自然地由“夷”转化为加“女”字旁的“姨”字。关于“优婆塞”这个与“优婆夷”相对应的名称首见于《后汉书传?第三十二》其载曰:“楚王(英)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其还赎,从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此事发生在公元52年。该处的“伊蒲塞”也就是“优婆塞”②最早的一种音译法。反之“优婆夷”可能最早当是译作“伊蒲斯”或者“优婆斯”。根据《出三藏记集》卷8《正法华经后记》题记:“太康七年(286),敦煌月支菩萨沙门法护手执胡经,口宣出正法华经二十七品,授优婆塞聂承远……”可知在西晋初“伊蒲塞”译音已经转化为“优婆塞”的读音和写法,发音有些微妙的变化。晋惠帝的永安时代(304)也还写作“优婆塞”。从西晋初开始或者更早“优婆塞”的汉文音译再未改变,一直延续下来。而女信徒“伊蒲斯”或“优婆斯”很有可能也在此时期转化写作“优婆夷”,直到唐、五代仍然有人将女信徒写作“优婆夷”,不加“女”字旁。唐不空译《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仍写作“优婆夷”,敦煌莫高窟初唐第335窟东壁门北上方发愿文题记:“垂拱二年(686)五月十七日净信优婆夷高奉为亡夫及男女见在眷属等普为法界众生造阿弥陀二菩萨兼阿难迦叶象一铺妙□真容相好具足卅二圆满百福□□……”还有诸如初唐第211窟佛坛前发愿文作“优婆夷”(据伯希和笔记补)、盛唐第225窟东壁门北侧贤劫千佛下缘中唐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olidWorks入门教程很全面课件.ppt VIP
- [生理学]消化与吸收精选.ppt VIP
- 专题21.2 二次函数的图象【八大题型】(举一反三)(沪科版)(原卷版).docx VIP
-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25张PPT)必修第一册.pptx VIP
- 某省2025年全省广播电视技术大赛(调幅专业) 试题 .pdf VIP
- 公路桥梁工程高处作业安全培训.pptx VIP
- PKPM软件说明书_筒仓结构设计软件SILO.pdf VIP
- Q OKTW 023-2016_汽车起重机 企业标准.pdf VIP
- 五年级数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计算题及答案汇编.docx VIP
- 【知识专讲精研】高中日语基础写作:-私の部屋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