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季平《民族交响组曲――乔家大院》评析.docVIP

赵季平《民族交响组曲――乔家大院》评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赵季平《民族交响组曲――乔家大院》评析   2007年6月16日,在北京保利剧院,赵季平创作的《民族交响组曲――乔家大院》首演。此后,如同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之在2006年热播不已一样,在2008年北京的舞台更是热演不止。对“交响组曲”这一西方音乐体裁的运用,显示了赵季平的高妙。凭借组曲形式,作曲家描绘了一幅幅浓墨重彩且又情趣生动的风俗画卷,展示出作曲家娴熟的纯器乐音乐创作思维,以及一位中国作曲家对西方音乐形式的地道诠释。      一、音画主题对接:院有多大?尘缘苦短      《民族交响组曲――乔家大院》的创作蓝本,来自于作曲家为45集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而写的音乐。作品讲述了一个晚清末年经商的故事,它成功地塑造了山西商人乔致庸正直、善良、智慧的形象。这是一位集义、信、利于一身,且把利排到最后,在逆境中求生,在竞争中取胜,富了不忘周围乡亲,更没有忘记报效国家的中国商人。作为全剧的主线,旁生出的枝蔓则展现了主人公充满矛盾的生活步履:原本是个读书人的乔致庸,对做生意根本不感兴趣。兄长去世,使乔家面临破产,不得已从京城的考场上跑回家,无奈步入经商之途,并因之牺牲了青梅竹马的爱情。商路漫漫,难消乔致庸的执著;忍辱负重,告诫人们“学经商先要学会做人”的道义。音乐在表现情节时也基于一条主线在发展。对接故事情节,音画互映,相得益彰。而且,在很多时候,跌宕起伏的音乐还告诉了我们许多剧情中所没有或者没法展开的内容:譬如晋商精神,晋商文化,以及特殊的地域特有的审美意识与心理需求表现等。作品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作曲家独特的影视音乐创作观念。   院有多大呢?无论设备多先进或者制作技术多高超,影像能表现的内容都会受到局限,永远也只会停留在演绎故事进程的现实空间为立体的三维空间上。倘若要表现更深层次的东西,譬如超出剧情的现实发展、超出人物现场的具体情感状态、画面没法表现出的隐性情节等,则只有音乐能够胜任。凭借音乐来为影视艺术开拓出具有深广意义含量的“四维空间”,完全可以帮助导演实现对故事情节发展、人物性格刻画和环境描绘之外的文化意蕴、哲理意味,以及潜意识中的一些不可言表的智慧和感悟刻画。赵季平影视音乐创作“四维空间”观念的形成,使其创作一帜独树。在此前他创作的众多影视音乐作品中,《霸王别姬》(1992)中的音乐就是运用“四维空间”非常成功的一个例子。影片中,作曲家以复调式对话效果在不经意地酿造出了一个比电影的视觉语言更为内在、更为丰富的画面。特别是乐队与京胡的多调性碰撞表现了影片的套层情节结构所包含的多重涵义,既喻示着传统,又隐射着人物心理的京胡音响,仿佛是历史潮流一声悠长的叹息,无限苍凉地揭示了将那固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的悲惨世界。同样的音乐处理手法,在《乔家大院》中,更是炉火纯青。从片头响起的婉转缠绵的晋胡音响,到虚实相应、浑厚高亢的二股弦和晋胡并置音响跃然于厚重深沉的弦乐音色背景中时,画面之外,人们可以清晰感到晋人淳厚内敛的性格特征、晋商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和率直纯朴的天性与行业中审时度势的中庸之道。一方面,紧凑的电视剧情节给音乐留出了宽广的纵深度;另一方面,在写实的电视画面基础上多出了一个超出现实空间的另一个空间。作曲家利用这个“超出”而“自为”表现一定的剧情内容,既开拓了艺术表现的多维,又拓展了艺术语言的多维,更为自己的“自为”埋下了伏笔。   尘缘苦短。作曲家深知“自为”创作的艰辛。既是“自为”,必然满篇充溢着自己的乐思。《民族交响组曲――乔家大院》的问世,得益于原剧强烈的文化情节带给作曲家的震撼。删繁就简,自成华章。作品采用交响组曲形式,列《序曲》、《立志》、《爱情》、《商路》、《炼狱》、《远情》六个乐章,以春、夏、秋、冬四季的色调移换作为立志、爱情、商路、炼狱四幕的故事发展,以“动人而又个性化的旋律发展,富于感染力的动机性节奏的动力性展开,建立于调性音乐基础上的新的和声音响的探索,不同音色对比和音量控制,对声乐性的插入与器乐语言的有机结合,对富于地方色彩的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的平衡协调”①,演绎了晋人诚信商业经营理念和胸怀远大的开放意识,讴歌了晋商精神。以纯器乐形式再现了电视剧才有的剧情规定性。完美地实现了音画对接,同时,成功地反衬了作曲家以开放性思维营造电视剧的“四维空间”的艺术思维,这就是笔者所认为的作曲家的“自为”,一种独特的属于赵季平理解的影视音乐文化观念。这一做法与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之采用自己的歌曲主题来创作室内乐思维如出一辙。      二、形象对照图景:乐韵思量,声远情长      近代组曲的发展与古代组曲或奏鸣曲套曲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往往基于一个统一的整体来构思,并注重乐章内部的紧密联系。特别是交响组曲,各个乐章常常在形象上形成图景式的对照,贯穿着戏剧性发展。   整个组曲的主题在序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