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喷锚及土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典尚设计-三维动画效果图
目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2
第二章 场地地质条件 2
第三章 喷锚支护设计方案 5
第四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 10
第五章 喷锚施工工艺 11
第六章 土方开挖方案 16
第七章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17
第八章 施工人员安排 18
第1节 管理人员(19人) 18
第2节 劳动力计划(118人) 19
第九章 安全施工措施 19
第十章 质量保证措施及检验 21
第十一章 施工进度计划 25
工程概况
3层,地上31层。占地面积约12000m2。
基坑南北边长85m, 东西边长135m, 周长约440m, 基坑开挖深度12m。基坑采用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方案,由广东省轻纺工业设计院设计。东、南边布置锚杆9排,不施加预应力;西、北边布置锚杆10排,其中第3、5、7排锚杆施加预应力。混凝土面层厚150,局部施加预应力处厚200。
场地地质条件
根据地质工程公司提供的工程地质报告,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人工填土、冲积粉质粘土、残积粉质粘土及上白垩系基岩。
1.人工填土层(Qml): 填土主要分布在场地东半部及北部,为杂填土及素填土,层厚1.0~
3.5m,松散,为不良工程地质层。
2. 冲积层(Qal):
岩性为粉质粘土,局部为粘土或粉土。厚度1.0~6.5m,场地南半部较厚,为4.0~6.5m,北半部薄,为1.0~3.5m。
该层岩性较均一,主要呈硬可塑状态,局部硬塑。标贯9~21击,平均13击。取3组土样,土工试验结果为:e=0.839~0.919,ρ=1.93~1.98g/cm3 , Il=0.20~0.51,a1-2=0.39~0.57MPa—1, 承载力基本值为f0=190~245KPa,属中~高压缩性土。
残积粉质粘土(Qel):
本场地土层以残积土为主,自上而下可划分为硬可塑粉质粘土及硬塑粉质粘土。总厚度1.7~16.5m,一般厚度4.5~14.5m。
硬可塑粉质粘土以场地北半部最为发育,场地南半部多为硬可塑~硬塑,厚度
3.5~10.0m,底面埋深7.0~12.0m岩性为棕红色粉质粘土,含粉细砂。标贯击数N=8~15,平均11.86击,修正后为8.92击。取7组土样,土工试验结果为:平均e=0.760,Il=0.433,f0=244KPa,fk=192KPa。
硬塑粉质粘土
棕红色,稍湿,硬塑,部分钻探孔底部坚硬状,含粉细砂,少量中砂,部分孔段本层底部夹未完全风化的岩石碎块、硬块。厚度1.2~7.3m, 底面埋深8.7~17.0m。标贯击数N=16~29,平均20.88击,修正后为12.6击。取土样4组,土工试验结果为:平均e=0.716,Il=0.365,a1-2=0.22~0.53MPa— 1 ,f0=282KPa。
4. 强风化岩带(K2):
岩性主要为棕红色泥质粉细砂岩,泥、钙质胶结,岩芯呈土夹岩状或岩夹土状及短柱状,岩石普遍质软,手可折断。场地南、北两端较薄,为0.6~4.0m,中部较厚,为8.5~11.2m。标贯击数N=51~70,平均61击,fk680KPa。
5. 中风化岩带: 中偏微风化岩层及微风化夹层,厚度在1.9~4.5m,顶面埋深9.0~
15.0m,底面埋深11.4~18.8m。
中风化岩带在本场地厚度不大,为0.5~3.75m。岩性主要为泥质粉细砂岩,岩芯较坚硬,泥、钙、铁质胶结。顶面埋深11.0~24.5m。
6. 微风化岩带:
岩性为泥质粉细砂岩及砂砾岩、砾岩,岩芯完整,强度高,泥质粉细砂岩为泥、钙质胶结,砂砾岩、砾岩为泥、钙、铁质胶结。本层顶面埋深
12.3~26.8m。
泥质粉细砂岩天然抗压强度fr=20.8 ~ 28.5MPa ,饱和抗压强度为fb=15.5~37.5MPa; 粉细砂岩fr=23.8~49.1MPa,fb=28.8~40.0MPa; 砂砾岩及砾岩fr=40.7~74.5MPa。据干湿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属易软化岩类。
场地地下水不丰富,冲积粉质粘土及残积粉质粘土均为弱含水层,在钻探过程中未见有孔内漏水现象,基岩裂隙只在场地中部较发育。
水质分析表明,地下水属重碳酸钙型,主要侵蚀性指标为:SO42—=54.75毫克/升,HCO3 —=3.93毫克当量/升,侵蚀性CO2=15.64毫克/升,PH值=6.73。根据工民建《TJ7-77》规范有关规定,判定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详细描述见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喷锚支护设计方案
本基坑开挖深度12m, 喷锚面坡度1:0.1, 支护面积约5600m2, 平均每平方米支护面积上布置锚杆7.9m。
土方工程量约118800m3。
喷锚支护方案由广东省轻纺工业设计院设计,其中:东、南边布置锚杆9排,均不施加预应力,锚杆间距1.3m×1.3m;西、北边布置锚杆10排,第3、5、7排锚杆施加预应力,锚杆间距1.2m×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