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制度的探讨Discussion on the civil liability system of oil pollution damage in China.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我国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制度的探讨Discussion on the civil liability system of oil pollution damage in China
、 9々36n7
学檀代码:10254
密 缎:
论文编号:
上络络事大擎
MARITIME
SHANGHAI
硕士掌位论文
MASTERDISSERTATIoN
论文题目: 琶鬻翔黼
学科专业: 国际法学
作者姓名: . 至竖堡
指导教师: , 侯军教授
完成日期: =00四年十月
摘 要
船舶油污事故对我国海洋环境危害极大,且呈逐年增加之势,各地海事法
院受理的此类案件亦相应日渐增多。由于我国在立法上尚未建立有关船舶油污
损害民事责任制度,导致理论界对相关诸多方面的问题分歧极大且争论不休;
’反映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法院在审理具体案件时找不到法律依据,及对同一
油污损害事实却适用不同的法律以致作出了不同判决的混乱局面。有鉴于此,
笔者草撰此文,针对理论界和实务界存有较大意见分歧的问题,概括和归纳了
八个方面,具体包括:
l、对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关系属性的认定问题:
2、选择法律适用的问题;
3、相关责任主体的认定问题;
4、适用归责原则及免责事项问题;
5、碰撞船舶之间如何向油污受害人承担责任问题;
6、油污损害赔偿范围的认定问题;
7、油污责任限制问题; ·
8、有关油污责任保险人和油污责任主体之间责任形式及责任承担方式等
问题;逐一进行阐述。有关上述八个方面的内容同时也是一套完整的船舶油污
损害民事责任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笔者正是试图在澄清上述方面问题的基础
上,因而进一步提出对建立并完善我国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制度立法的建议。
鉴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六十六条已对我国所要建立的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框架作了明确规定,即完全借鉴以《国际油污损害民
事责任公约》和《设立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国际公约》为核心而构成的国际油污
损害赔偿机制:而且国际海事组织所确定的该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经历史的检验
证明是卓有成效的;因此,本文在进行具体阐述的过程中,着重分析了1969
。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和最新对我国生效的《1992议定书》对上述
各方面问题的相关规定,既指出其优点所在以供我国将来在立法时采纳,同时
·‘:也不忘其弊端及局限性所在,以使我国将来在立法时可以避免;另一方面,也
对我国的有关法律规定(即使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予以解释,在两个方面
相互结合的基础上,针对上述各个方面所涉及到的问题进行相互对比论证,并
结合了侵权法的基本法学理论以及其他国际公约、他国法律的规定,以期对各
争议问题予以澄清,并进而提出对我国有关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制度的立法
建议。有必要强调的是,笔者在上述分析过程中始终坚持一个基本点,即立足
于我国基本国情,从实际现状出发。我国船舶油污损害的现状是,小船多、小
船发生事故多、小船船东赔付能力差,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及对哪些内容进行分
析及提出哪些立法建议,均要在这一现状的前提条件下展开,否则,势必论为
空谈。正是在这一指导方针下,笔者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不能机械照搬《国际油
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的规定,虽然是借鉴也应该是有选择的吸纳,或谓“扬
弃”;否则,不但对解决具体损害纠纷于事无济,反而会使原己混乱的局面更加
恶化,并严重损害我国的法制建设。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来讲,我们必须建立具
有中国特色的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制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信托业监管比较法研究Research on the comparative law of trust industry supervision.pdf
- 入世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与我国对策研究Adjustment of investment strategy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China after China's entry into WTO and Research on China's Countermeasures.pdf
- 公司僵局司法救济制度研究Research on the judicial relief system of the company deadlock.pdf
-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探析An analysis of the system of disregard of corporate personality.pdf
- 公司清算法律责任问题研究Research on the legal responsibility of company liquidation.pdf
- 关于完善我国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思考Thinking on perfecting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scenic spots and scenic spots in China.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