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振华_2009_公共艺术的观念精选.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孙振华_2009_公共艺术的观念精选

[艺术评论] 一般认为,“公共艺术”概念的正式出现,是 与水平,决定了公共艺术的实现程度和成熟程度。 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这个概念在中国的使用, 因此,在中国,公共性的问题有它的双向性,一方 大约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公共艺术在中国最常 面它表现为对公众权利的尊重,表现为公众权力的 见的使用办法,就像过去人们对待前代的佛像那 实现,同时,它又是公众自身素质的提高,公众文 样,用 “公共艺术”为 “城市雕塑”、“景观艺术”、 化艺术水平普及的一个重要手段;公共艺术在中国 “环境艺术”重塑金身。很多人使用公共艺术这个 实现的过程也是对于中国公众启蒙的过程。 概念,不过是为了替上述概念换一个比较体面的说 公共性的诉求还表现在公众在对公共艺术参 法而已。 与的过程中,调整与艺术家的相互关系。公众和艺 公共艺术的价值取向,或者说,公共艺术的观 术家之间在公共艺术上应该是以交往为基础的互动 念被很多使用它的人忽略了。 过程,即相互之间进行良性的交流、沟通、选择、    影响。这种互动的主体是平行的,公众的意志和看 一 法甚至可能修改甚至推翻艺术家的构思和设想。互 公共艺术的核心是对于公共性的诉求。公共 动是公共艺术的延伸,也是公共艺术的组成部分。 性的背后,是公共空间的政治学。 观众对于作品的接受程度和反馈意见,将是检验公 公共艺术这个概念针对的不仅是公共空间的 共艺术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 审美问题,它更重要的是针对公共空间的权力问 公共性诉求的意义还表现在,公共艺术的结 题。如果仍然停留在传统艺术,或者美化环境、装 果是开放的,它的检验方式是在互动中完成的,公 饰空间的思维习惯中打转,那么,这种变化中的概 共艺术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产品,在进入消费以前就 念游戏对中国公共空间状态的改善并没有什么实质 可以评定出好坏优劣;公共艺术与一般的精神生产 性的意义。 的产品在评判也有区别,以传统绘画为例,一个画 公共艺术的基本观念之一是公共性。公共性 家过去的名气,作品的技术指标,批评家的介入的 的提出,在促使公共空间的权力秩序发生变化的同 程度都会对作品评价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公共艺术 时,也将同时唤醒公众对公共空间的参与意识,提 不同,它成功与否的结论是开放的,作品的公共性 升公众关于公共艺术的素养。公众的参与热情和参 的实现与否才是作品的价值最后是否实现的依据, 公共艺术的观念 孙振华 NO.7 of 2009 4 8NO.7 of 2009 4 8 [艺术视野] [艺术视野] 只有在公共性的框架中,在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公 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观念方式,它是体现公共 共艺术作品的价值才能最后完成。 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和态度。 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公共性还是区别公共 艺术与城市雕塑的一个重要标准。城市雕塑和公共 二 艺术这两个概念既不是并行的关系,也不是从属的 公共艺术另一个核心的观念是社会学的转型。 关系,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