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实拍“战时故宫”:曾保存9000多箱国宝,故宫赠六块金漆大匾精选.pdf

实拍“战时故宫”:曾保存9000多箱国宝,故宫赠六块金漆大匾精选.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拍“战时故宫”:曾保存9000多箱国宝,故宫赠六块金漆大匾精选

实实拍拍“战战时时故故宫宫”::曾曾保保存存9000多多箱箱国国宝宝,,故故宫宫赠赠六六块块金金漆漆大大 匾匾 1933年2月25日,为了使得北平故宫 遭日本的掠夺和破坏,故宫内的文物被迫向南 京转移。几经周折之后,又先后从南京分批向西南方向转移。其中,有9000多箱文物 转移到四川乐山,这组实拍图拍摄了乐山的“战时故宫”。 当时,数量最多的文物南迁到乐山,主要存放在安谷镇的古佛寺和“朱、潘、刘”三氏 宗祠等七座祠里,真是因为当时将文物的转移,才使得战争时期这些珍贵的文物安然 无恙。为了纪念乐山人民和故宫文物的这份缘分,他们建立了故宫文物南迁乐山史料 陈列馆,又称战时故宫博物馆,简称“战时故宫”。 “战时故宫”由当地的一个老百姓王联春自发出资,于2009年在古佛寺和三氏祠堂原址 房建立的。一条公路从“战时故宫”馆区正中穿过,将馆区划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区 是故宫文物南迁史料陈列馆,而故宫文物南迁纪念碑广场就坐落在北区。图为故宫文 化园牯牛塑像。 “战时故宫”里,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堵文化墙,这堵文化墙上主要记录着故宫文物南 迁的历史。 在“战时故宫”,可以看到十座南迁护宝功臣的雕像。这10位功臣在战争烽烟四起的艰 难岁月里,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为中国宝贵文物和乐山战时文化贡献 了自己的力量。 图为南迁护宝功臣欧阳道达和王星拱,王星拱也是当时武汉大学的王校长。 图为南迁护宝功臣那志良、马衡、尹焕章和庄严的雕像。正是由于这些护宝功臣,才 使得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和延展。 图为南迁护宝功臣梁廷炜、励钧先、马浮和冯昌运的雕像。 1946年,故宫博物院为了表彰乐山安谷镇保护文物的功绩,给安谷镇的六个宗祠分别 颁发了“功侔鲁壁”金漆大匾。“功侔鲁壁”,比喻安谷人保护故宫文物的历史功绩巨 大,可与当年鲁国墙壁夹层内存藏珍贵经籍使圣人书籍躲过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功绩相 当。 而这几位功臣的塑像后,就是“战时故宫”的纪念馆。纪念馆里有丰富的文字和图片, 从不同的层面展示了故宫南迁的那段传奇历史。中华民族一直有着珍视自己历史的传 统,中华文化因此而得以传承。对于北京的故宫来说,在85年的历史风云中积淀了具 有恒久意义的精神力量和文化,而故宫文物南迁就是其中永远值得回味不可忽视的一 页。 本文作者:秘史杂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