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备考指导:更新教学观念 培养学科技能[武汉2012备考]
更新教学观念 培养学科技能
——2011年湖北高考文综卷历史试题评析与2012届备考建议
武汉市教科院中学教研室 曹松林
华中师大一附中 王晓莺 陶涛
2011年湖北省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的分值为100分,选择题12题共48分,学科内综合题一道(即第37题)32分,学科间综合题一道(即第39_1、39_4两题)20分。其中内容分布为中国古代史39分、中国近现代史41分、世界近现代史20分。与2010年试卷涉及的历史三大传统板块相比,中国古代、近现代史内容有所增加,世界近现代史内容有所减少。上承近几年高考改革的精神,历史试题从设计理念与命题方向来看,着眼人文与社会,重视材料和情境,考核知识与技能。全卷既重视对原有教材体系的回归和检测,也渗透了大量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考查和引导,体现了向新课标过渡与接轨的意向。与2010年考查的能力结构要求相比较,对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考查有所增多,对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的单纯考查少见。其中历史学科试题实测难度系数为0.5,低于地理学科实测难度科0.45和政治学科实测难度0.46,在三科中相对最易,比2010年的历史试题难度(0.36)有较大幅度降低。
2009年、2010年、2011年湖北高考文综卷历史试题的测试特征一览表
最高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009年 82.5 44.60 0.45 2010年 74.5 35.53 0.36 2011年 89 49.68 0.50
一、2011年湖北高考文综卷历史试题特点
1.完成传统高考的平稳收官
作为我省传统高考最后一年的国家命题,试卷力求平稳,没有题型和顺序的太大变动,就连第39_1、39_4题为历史题都与去年一致,考生感觉比较适应。考查内容上比较贴近教学,观点源于教材,侧重基础知识与四大能力的考核,少有怪偏繁旧题,尽力地避免出现与中学教材相出入的学术观点,所以产生争议的试题比较少。历史试题的难度在去年难度较大的基础上有所降低,在各项数据指标上达到统计学相对合理科学的要求。例如:全卷难度系数为0.5,比2010年0.36的难度降低不少,回应了近几年历史考题偏难的社会反映。全卷信度为0.62,高于2010年卷的0.56;区分度不太理想的试题仅有1个,明显少于2010年的3个,更利于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可以说,今年的历史试题整体上比较好地完成了传统高考的收官之作,实现了平稳顺利的过渡。
2.彰显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精神
虽然今年的历史试题力求平稳,但平稳却不保守、平和却不简单,处处体现出新课改的理念与精神,例如“脱教材考”、“无材料不成题”、“能力立意”、“重史学思维”等等。这些特点虽然在近几年高考试卷中屡见不鲜,但今年试卷中的强化与凸现更预示了新课程到来后的高考走向。
今年历史试题几乎所有材料都来自传统教材之外,新颖开阔(例如第13题明朝国家税收政策题、第15题清末戊戌政变题、第16题章太炎以诗题画题、第19题美国政治文化题等等),更大力度地考查了学生能力。由于近几年高考中这一趋势的不断加强,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考核力度也就不断加大。虽然不同试题侧重于考查不同方面的能力,但是“无材料不成题”的试卷特点使得每道题都必须以“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为前提和基础,否则无法读懂题意、无法正确调动知识、无法进行论证探讨,其他能力则无法展现。这一试卷特点与新课程重视学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能力、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是契合的。
前几年高考比较注重通过考试引导中学教学对四大能力的培养,所以有不少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能力”的试题,但试题设置技巧不够、层次相对简单,考生往往简单地照抄材料也可以得分,甚至得高分。但经过几年的适应与推进,今年的试题在能力考核的层次高度上和设题技巧上有提高。例如37_1题就是对“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较高层次的考核,考生不仅要读懂材料、搜集信息,更需要根据题意(概括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进行提炼、区分、归纳甚至升华,能力偏低的学生是难以得高分的。而且,今年试卷不拘泥于四大能力的绝对均衡,在更能体现历史学科特点的能力考查上加大力度,例如“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论证与探讨问题能力”的比重较去年有所加大,而将“描述和阐述事物能力”置于基础性能力的地位,对其考查没有单独呈现。
3.实现重点、热点问题的科学考查
对于社会民生、政治民主化、制度创新、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大国历史、全球化等一系列长效的重点问题不故意回避,对于辛亥革命、孙中山等周年纪念的热点问题也不刻意夸大,而是从新颖的角度进行多元、多层次的综合考查。例如第13题、14题、19题涉及到各种制度的考查,第19题再次涉及到近几年频繁出现的美国历史,第39题涉及到民族融合,第23题把国际形势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联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复习试题:浙江省鄞州中学2011届高三第五次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必修三册)[人民版].doc
- 复习试题:浙江省富春中学2010年10月高三历史测试卷(必修三册)[人民版].doc
- 复习试题: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四次统测历史试题(必修三册)[人教版].doc
- 复习试题:海门实验学校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周考历史试卷.doc
- 复习试题:深圳市育才中学2011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二第一至三单元)[岳麓版].doc
- 复习试题:淄博七中高三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必修).doc
- 复习试题:湖南省衡阳县四中2012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至必修二第二单元)[人教版].doc
- 复习试题:福建省仙游一中2011届高三文综阶段考(五)历史试题(必修三册)[岳麓版].doc
- 复习试题:政治文明历程综合练习.doc
- 复习试题:福建省武平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三)[人民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