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张节末、张妍:自我指涉:柯马丁对《诗经》的解读精选.pdf

张节末、张妍:自我指涉:柯马丁对《诗经》的解读精选.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节末、张妍:自我指涉:柯马丁对《诗经》的解读精选

“ ”: 《 》 自我指涉 柯马丁对 诗经 的解读 张节末 张 妍      : 《 》 、 提要 柯马丁解释 诗经 的策略不同于汉儒的历史化 宋儒的伦理化以及现代学人的抒情    , , 化的方式 他运用自我指涉概念将平面的文本解读为生动的仪式搬演 奇迹般地把我们带回诗 。 , 乐舞合一的原始语境 柯氏认为诗歌是不断重复的仪式表演 重复生成了诗歌赖以解读的模式 , 、 、 、 , 化语境 进而可以通过音韵 代词 嘏辞 模式化套语等形式分析确定诗中不同的表演身份 而诗 句是表演者的话语或动作, 。 这样仪式表演场景得以展现 接受者视角使仪式更具有文化传承的 , 。 , 《 》 指涉性 这也是异于传统自我指涉概念之处 不过 柯氏理论尚未解决叙事性较弱之 国风 的 。 , 解读问题 他虽然关注到了接受者以及同一首诗的不同历史阐释并存的现象 但并没有继续深 入。 , 我们尝试打破文学领域中自我指涉限于文本的成规 指出不同历史语境下作者自我指涉和 , 《 》 。 读者自我指涉的存在 这有利于解释 诗经 的复杂性 : 关键词 柯马丁 诗经 自我指涉 解诗策略            , , , ; , , 作者张节末 男 哲学博士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 张妍 女 浙江大学文艺学 专业博士研究生。( ) 杭州 310028   , 。 自我指涉是一个植根于西方理论体系的概念 文学领域内的意思是文本指涉自身 柯马丁将此    。 《 》 , 概念创造性地运用于对中国古典文本的解读 不同于将 诗经 看成平面文本的传统视角 柯氏把诗 。 , 歌视为具有文化传承意义的仪式表演 其自我指涉概念也具有了不同于西方传统的新特点 即将他 指渗透于自指。对柯氏解诗策略的分析有助于发掘出适合中国诗学发展的积极见解。 、 一 柯马丁对自我指涉概念的运用 《 》 “ 柯马丁在 西汉美学与赋体的起源 一文对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