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三)精选.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散文阅读(三)精选

* 散文阅读(三) ——文化哲理散文(1)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白露为霜 虞 邯 要到了白露,方知道什么是秋色。 倒不是因为这个时候,西北的胡杨,大片大片如融 金;也不是因为各处的枫叶,都如同猎猎的火焰;也不 是因为南方的湿地,蒹葭白茫茫开得正盛,一年丰繁的 色泽,此时为最。而是因为白露才是秋天的本色。《月 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白露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 露凝而白。到了这个时节,早晨起来,风将一条路刮得 发白,空气里仿佛都流动着透明的铅灰色。心里寥落又 开阔,好比一幅笔法疏淡的水墨,便晓得,秋天当真来 了,随同一个终古美丽的名词。 这个名词,从先秦的诗歌源头,溯流而下,唐风宋 韵里,都可以听到它的脆响——一直到今天,它和惊蛰 一样,依然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富诗歌意象、最易触动 心底柔软部分的名词。 秋天是生命的提醒。而白露,是秋天的结绳记事上, 另一个细节的提醒。有三个最美的绳结,打在历史的诗章 上,也打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骨血里——关于对宇宙、所爱 与自身存在的美感体验,我们可以拈取它们来重温梦境, 那几乎是每个人都曾经经历或将去经历的梦境。 . . . . 第一个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八个字读 出来,凡识得汉字的,无不心旌神摇。《诗三百》是诗 歌,也是原典。即使没有后文“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央” 的伊人,这八个字,也允为最美的文字。它开启了一个传 统——这是一个可以意会,难以言明的传统。天地如此静 默美好,自身如在其内,如在其外;深情如若可言,如不 可言。唐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慨然千古,怆然泪 下的意境,似乎都可追溯到此。日本《枕草子》描写春天, 说“春,曙为最,逐渐转白的山顶,开始稍露光明”,文 字简约、意境优美庶或近之,但却没有那苍茫辽远之感。 美丽到了苍茫的境界,这八个字,是不可企及的上古字。…… 秋天的气质,不管硕果红叶,如何渲染它的热闹,终 归是偏于幽冷肃杀的——《礼记·月令》里说:“孟秋之 月,用始行戮。”说的是旧时天子们多半在这个时节用兵。 即使没有实力出征,也得杀几个罪犯,所谓“秋后正法”。 掌管刑罚的司寇因此被称为“秋官”,而文人不遇,迟暮 无成,多半被称为“秋士”。秋天被附丽的感伤色彩越来 越浓厚,人们面对秋天时的情感,也就越来越偏于血亲人 伦。所以第二个美丽的绳结打上——“露从今夜白,月是 故乡明”。 何事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此刻思乡怀远,衣裳正 单,往往催生出无限的愁怨。这种思乡怀远的深情,和 《诗经》中那种几乎能带来宇宙本体论的触发而言,体现 了一种文明的进程和文化的烙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总是那么沉郁不 露,然而一咀嚼间,就有一种逝水难追、乐土不返的悲凉。 被逐出伊甸园的人们,再也返回不去了,就好像我们知道 了,就永远抹不去成人的记忆。这里面所追怀的,是时间 与空间的双重流失——而流失的总是如此美丽,我们保有 的美丽回忆,如此刺伤我们的心灵。 失却了本体,徒留了追怀,白露于是越来越清冷幽 怨,但还有第三个绳结——“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时间已经是宋朝,有一个超迈豪绝的人物,和友人一 起泛舟赤壁。“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 万顷之茫然。”清冷肃杀间,他居然有吞吐宇宙的豪气。 和他同行的友人,不能免俗,拿了个洞箫,呜呜咽咽地吹 将起来,说:你瞧瞧,清秋好时节,转瞬即过,我们与草 木同腐,如何不伤心?那人一听,就说了一段高论:“客 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 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 乎!”他又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 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 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在文明已经行进到一 种衰糜难振的状态时,还有人发此浩然之音,斯人可谓不 负清秋。 这个人,我们都晓得,叫苏轼,发明东坡肉的那一位。 他的无数旷达之作,都是在秋天写出来的——那草尖上可 怜可爱的白露,在他的醉眼睥睨里,竟可以横大江接水 光,让他歌诗“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于是草 木摇落而变衰的年节,照样就倜傥行过了。在文明的末 世,能够拯救自己的,其为一心乎? 眼看就要秋深了。 . . 1.请简要分析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秋天是生命的提醒。而白露,是秋天的结绳记事 上,另一个细节的提醒。 (2)于是草木摇落而变衰的年节,照样就倜傥行过了。 在文明的末世,能够拯救自己的,其为一心乎? 解析 (1)两个“提醒”的含义不难理解,在句子中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