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论文-剖析《针灸甲乙经》禁针穴的形态学依据
医学论文-剖析《针灸甲乙经》禁针穴的形态学依据
【关键词】? 《针灸甲乙经》 禁针穴 形态学
在现存医籍中,《针灸甲乙经》最早记载了禁针穴,禁针穴的提出是有形态学依据的,而不是主观臆造的。《针灸甲乙经》记载的绝大多数禁针穴,其周围有重要脏器、血管、神经,若针刺损伤它们会致意外事故的发生。由于禁针穴与局部解剖结构关系密切,故针灸工作者只要熟悉禁针穴局部解剖结构,正确掌握针刺深度、方向和角度,绝大多数禁针穴是可针刺的。
1? 禁针穴的提出和分类
禁针穴始见于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黄帝问曰:愿闻刺要,歧伯对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鸠尾禁不可刺”[1]。就明确提出禁针穴和禁针部位。《针灸甲乙经》(以下简称《甲乙经》)共提出13个禁针穴,它们是绝对禁针的神庭、乳中、脐中、伏兔、三阳络、承筋、鸠尾等7个穴位;禁深刺的上关、云门和人迎等3个穴位;针刺不可多出血的然谷、复溜、颅息等3个穴位以及针刺不可久留的左角。左角是左额角、属禁针部位,不是禁针穴。从13个禁针穴看,头部2个,面部1个,颈部1个,胸部2个,腹部2个,上肢1个,下肢4个。从归经上看,阴经穴5个(包括任脉2个),阳经穴8个(包括督脉穴1个)。这对后世禁针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绝对禁针腧穴的形态学依据? 2.1 神庭《甲乙经》曰:“神庭,在发际直鼻,.....。禁不可刺,令人癫疾目失精”。神庭穴深面为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枕额肌额腹之间、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分布有滑车上神经和额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因头部皮肤厚而致密,故进针时要稍用力。由于皮下组织内血管丰富,出针时,应以棉球按压数秒,以防出血。此穴应平刺或斜刺,直刺易伤骨膜,产生剧痛。临床针刺神庭穴可治抑郁症[2]。
2.2 乳中《甲乙经》曰:“乳中,禁不可刺灸。......疮中有息肉若蚀疮者死。”该穴位于乳头中央,故不针不灸,只作为取穴的体表标志。一是乳中穴有丰富的胸内、外侧神经分布,感觉灵敏,痛阈低,针刺会产生剧痛;二是乳中穴区为输乳管的开口处,局部皮肤皱褶多,不易消毒,针后易引起皮下组织感染而形成痈肿。乳中穴虽不针不灸,但临床可用按摩等法治病,如按摩乳中穴减少产后出血[3]。
2.3 脐中又名神阙。《甲乙经》曰:“脐中,禁不可刺,刺之令人脐中恶疡遗,矢出者,死不治。”该穴位于脐环处,穴下是皮肤、皮下组织、壁腹膜,腹腔内对应器官为小肠。由于该穴位置较深,加之皮肤皱褶多,不易消毒,针刺易引起感染。若针刺过深,极易损伤小肠致肠穿孔,故临床禁针。但也有文献记载可针刺,如《现代针灸资料选集》针刺神阙穴治儿童夜尿症。笔者认为,为安全起见,最好采用灸法、拔罐等法治病。如可采用地氯雷他定联合神阙穴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4]。
2.4 伏兔 《甲乙经》曰:“伏兔,在膝上六寸,.....刺入五分,禁不可灸刺。”此穴深面为皮肤、皮下组织、股直肌和股外侧肌,该穴深面肌肉丰厚,可针刺。当针刺有酸胀感时,不可强刺激,以免损伤肌肉。由于针刺该穴时,针在旋股外侧血管,股神经肌支内侧通过,针刺时不能偏向外侧,而应直刺,临床可针刺伏兔穴治疗膝关节炎[5]。
2.5 三阳络《甲乙经》曰:“三阳络,在臂上大交脉,支沟上1寸。.....不可刺。”该穴下面浅层有前臂后皮神经、头静脉和贵要静脉的属支。深层有骨间后动、静脉、骨间后神经。因此此穴禁深刺,以免损伤上述血管、神经。临床可用三阳络穴位药线植入治疗偏头痛[6]。? 2.6 承筋《甲乙经》曰:“承筋,.....足太阳脉气所发。禁不可刺。”该穴深层有胫后动、静脉、腓动、静脉和胫神经,因此忌重刺,防胫神经损伤。忌提插刺激过大,伤胫后动、静脉而引起血肿,临床可治小腿痛等。? 2.7 鸠尾《甲乙经》曰:“鸠尾,.....一名尾翳,任脉之别。不可灸刺。”此穴深面腹腔内对应器官是肝、膈、心脏与心包。临床禁向上斜刺,尤其是左上方斜刺,以免损伤右心室壁。由于本穴正对肝左叶,偏左上方有心脏,直刺也有一定危险性。了解鸠尾穴的形态结构,针尖微下呈45°角,先使患者双手上举,然后进针,向下斜刺0.5~1寸,则不会发生意外,可治疗癫痫、呕吐等。如针刺鸠尾治疗顽固性呃逆症[7]等。
3? 禁深刺腧穴的形态学依据
3.1 上关《甲乙经》曰:“上关,一名客主人,.....。刺太深,令人耳无闻。”穴下浅层有耳颞神经、面神经颧支和颞浅动、静脉、深层有颞深神经的分支。因此忌粗针重刺,以防血管、神经损伤。临床可治头痛、耳鸣等。
3.2 云门:《甲乙经》曰:“云门,在巨骨下,.....。刺太深令人逆息。”本穴内侧为肋骨,胸膜和肺,如果向内斜刺过深则针尖会穿过肋间隙而损伤肺,引起气胸。此穴一般以向外斜刺最安全,直刺时不可用粗针,且刺太深,否则有可能损伤穴下的胸肩峰血管和胸内、外侧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中英语选修一第三单元A卷.docx VIP
- 淡水鱼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VIP
- 老年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麻醉管理.pptx VIP
- 深圳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监督抽查常见问题汇编(第2版).docx
- 美国微机保护装置SEL-351A使用手册_20001006.pdf VIP
-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舌体多特征识别与裂纹舌量化评估体系构建.docx
- 2025年广东省基层住院医师线上岗位培训(口腔学)《牙体牙髓病》专业课答案(5).docx
- 2025-2030中国红糖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研究报告.docx
- 欧姆定律基础练习题.pdf VIP
- 2018年-2020年托业考试语法考点全汇总.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