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与“名妓”:晚明至嘉道文人社会的流行书写.docVIP

“才女”与“名妓”:晚明至嘉道文人社会的流行书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才女”与“名妓”:晚明至嘉道文人社会的流行书写

“才女”与“名妓”:晚明至嘉道文人社会的流行书写 “才女”与“名妓\”:晚明至嘉道文人社会的流行书写 李汇群 提要:从晚明到嘉道,文人社会中流行着关于“才女”和“名妓”的种种书写。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薄命才女和名妓,不见得有如此之高的比例,“才女”和“名妓”,更多只是文人社会中的流行书写,而这种流行书写的缔造及文人对这种流行书写的投射,更多折射出来的是文人内心深处的寄寓.毕业论文 关键词:才女名妓晚明清中叶流行书写 一“才女”与“名妓”:文人社会中流行书写的缔造 (一)薄命才女 “宜秋汪玉轸女士穷老瘦吟金逸女士亡,神仙劫到修难避。闺阁才多命亦妨,似此人间夸福慧”。(《吴珊珊夫人琼仙见和题赠之作自愧前诗率尔辄别作二首奉答并呈山民》)在这首诗中,郭麈对汪玉轸和金逸这两位清中期著名才女表达了深切的惋惜之情。她们都是随园女弟子,聪慧多才,身世坎坷。郭鏖此诗原是设立汪金二人作为反例,说明吴琼仙的幸运,孰料吴琼仙不久后旋亦亡故,郭鏖的这首诗可谓“诗谶”,文字对人生,似乎有着奇特的昭示作用. 从晚明到嘉道,从冯小青、叶小鸾、贺双卿甚至到虚构黛玉,薄命才女在文人笔下屡屡出现,然而,真相是否就是如此呢?清人陈兆仑在《紫竹山房文集》卷7中对“才女福薄”说提出了质疑。又如潘世恩曾为恽珠作传,以为“女士以才艺得高名而膺繁祉,获大年者,不数觏焉。世遂以有才为非女子福,夫岂然哉!观于恽太夫人,可以知处才之道矣。”又陈文述曾题其堂姊陈长生《绘声阁集》,以长生为“福慧双修”,足见在现实生活中,有福之才女,数目亦为不少。文人何以偏好写作福薄之才女?“薄命才女”的语言符号是通过何种书写方式得以形成?正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透视诸多才女的人生,福才双全者如恽珠、陈长生等,无非是在礼教设定的限制内圆满地度过一生。这样的生活,固然简单美满,却因为平淡无奇而不会成为文人书写的首选。所谓才女,自然要有惊心动魄的人生经历,才值得文人将之纳入书写体系,从而实现垂世的目的,“薄命”是才女引起文人注意的重要因素。将薄命才女的一生与普通女子区别开来,通过书写的方式,将现实中薄命才女这种边缘性群体的存在,转化为文字体系中的中心,从而在文字符号的体系中形成薄命才女的流行书写,是晚明至嘉道以来,文人一直乐此不疲的文字游戏. (1)制造疏离现实的氛围 在文人的笔下,薄命才女的人生一开始就涂上了种种幻美的色彩。才女的与众不同首先在于出身。如冯小青和贺双卿,一为塾师的女儿,一为普通农户之女,在芸芸众生中原本没有任何特别之处,但在文人笔下,她们普通的身世背后似乎都有几分神秘的意味:“小青姓冯名元,广陵人也。二分明月,解认前身;一树琼花,自怜小影。淑妃芳姓,熏炉粉镜之妆;蒋妹同乡,盘石金钗之曲。生来识字,已种愁根,幼解诵经,聊参慧业。济尼之言,其智仙之宝筏欤?”客观来讲,小青不过是当时江南地区一个早慧的普通少女,晚明及嘉道文人对小青普通的出身一笔带过,却着力渲染其种种不凡的“宿命”,从而为普通少女的人生添加了灿丽的光彩。再如贺双卿,从史震林及同时文人的描述中,可以得知她本为金坛地方农户的女儿。但史震林这样介绍双卿的身世,“双卿生有宿慧,闻书声,即喜笑.十余岁习女红,异巧,其舅为塾师,邻其室。听之悉暗记,以女红易诗词诵习之。学小楷,点画端妍,能于桂一叶写心经。”通过“宿慧”,文人将普通女性从世俗生活中抽离出来,将之与璀璨的文字世界联系起来,从而开始了缔造“才女”神话的第一步. 才女的神化不仅表现在出身的不同凡响上,更表现在种种生活细节中。如小青“时时好与影语,斜阳花际,烟空水清,辄临时自照,絮絮如问答”;叶小鸾“性高旷,厌繁华,爱烟霞,通禅理”。这里通过文字的抽象和疏离,呈现出来的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女”,“她们”与生活中普通少女的原型已经相去太远。又如贺双卿,在文人的审美观照中,她的举动充满了美感,种瓜时的双卿“眉目清扬,意兼凉楚”,洗衣时的双卿为“浣衣汲水,娟然坐石”,割稻时的双卿则“俯仰疾徐,皆有风韵,纤眉若画,耳环的烁,映日如星。反襟拭汗,颜愈韶丽”。通过这种华丽文字的点缀,双卿已经远离了生活中农妇的身份,而成为文人们顶礼膜拜的“神女”. (2)委婉曲折的身世因缘 文人缔造“薄命才女”神话的第二个步骤是委婉曲折地讲述才女的身世因缘. 即以冯小青为例,对于冯小青拒绝杨夫人为她提出的改嫁建议,后人一直颇感诧异.晚明文人根据小青本事改编的作品中,有不少都为小青安排了嫁给良人的美满结局,正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本事中小青行为的乖戾。小青意识到了自己处境的岌岌可危,却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将自己拯救出来,这种以自虐为抵抗的人生态度,令人深思:在这个常见的妒妇迫害侍妾的故事中,实际上包含着更复杂的意蕴,因为小青并非是为了争宠而使得自己抑郁不堪,虽然身居下尘,对于处处提防自己的大妇和懦弱无能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