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幸福来敲门》与《阿甘正传》的幸福意识比较.docVIP

《当幸福来敲门》与《阿甘正传》的幸福意识比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幸福来敲门》与《阿甘正传》的幸福意识比较   [摘 要]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与《阿甘正传》通过对主人公历经磨难到成就辉煌的描写,展示了美国人民对精神之父本杰明#8226;富兰克林所设计的美国式幸福的深切向往和执著追求,尽管两剧主人公的遭遇和经历等有着巨大的差别,但都通过主人公最后以“事业成功”来追问美国式幸福的含义,点明了美国式的幸福的心理快感性和精神言有性。   [关键词] 幸福意识;心理快感;精神言有      沿着精神之父本杰明#8226;富兰克林所设计的美国式幸福,电影《当幸福来敲门》①与《阿甘正传》②也都在演绎着“美国梦”,以当代人的审美眼光,审视美国式的幸福意识。在对当代社会的幸福意识的追寻中,主人公克瑞斯#8226;加德纳、阿甘都经历了复杂曲折的心路历程和曲折离奇的经历。比较而言,他们在心理对幸福意识的追寻和精神家园的构建的历程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主人公得到幸福之前都身处绝境   两剧的主人公都执著追求幸福意识,出场时都是身处绝境。《当幸福来敲门》的主人公克瑞斯#8226;加德纳在现实生活面前面临生存困境:自己已经很久没有收入了;家庭经济拮据;拖欠房租三个月;妻子因为生活所迫干两份工作,并已经连续4个月没休息了。愤怒的妻子因没有幸福感最后离开了克瑞斯#8226;加德纳。儿子只能上最便宜的幼儿园,天天在没有教师的幼儿园里看电视。克瑞斯#8226;加德纳惟一的工作是推销扫描仪――价格贵、实用性不强的仪器,而且已经很久没卖出一台扫描仪了。朋友都跟他保持距离,以免他开口借钱。房东因没按时拿到房租,多次要求他搬走。没有任何人关心他们疾苦。妻子出走以后,他一个人带着儿子艰难地生活着,但心中从来都没有放弃对幸福意识的憧憬与追求……   《阿甘正传》中的主人公阿甘,小时候严重口吃,智商很低,目光呆滞,学习成绩很差,因没有朋友而非常孤独,因没有父亲受到歧视和小朋友们的欺侮,最麻烦的事情是腿有问题,走路极其不方便。阿甘的成长历程充满磨难与坎坷、艰辛与屈辱。但他不抱怨,执著追求幸福,并把对幸福的追求化作对事业追求的动力,他目标明确,一心一意,坚忍不拔。在这样的精神激励下,阿甘在人生旅途中克服重重困难,获得许多成功,赢得了巨大的荣誉,并成为风靡一时的美国名人。   对“美国梦”的憧憬与对幸福的追寻   沿着美国式的幸福梦,两人都在铺满荆棘的路途中艰辛地追寻着,他们目标坚定,自信乐观,勇往直前,无怨无悔。   (一)家庭幸福的追寻与失落   追求的正是缺少的,两人都出生在父亲缺席的家庭,父亲的缺席,标志着家庭的不完整和幸福意识的残缺。为了拥有完美的家庭幸福,他们首要的任务是要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为了这个完整的家庭,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最大极限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克瑞斯#8226;加德纳从小就没和父亲生活在一起,直到28岁时才第一次见到他的父亲。家庭的残缺,父爱的缺乏,使克瑞斯#8226;加德纳从小就发誓要做一个合格的父亲,要组建一个完整的家。让将来的儿子得到正常的父爱,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了妻子和小孩后,他更加努力工作,为家庭付出巨大的心血和代价。父亲的缺席也许正是美国文化特点的象征,父亲代表一种家庭亲情与文化传承关系。   阿甘最大的遗憾是不知道父亲是谁,最郁闷的是,这连他母亲也不知道。阿甘从小因受到邻居珍妮的关心和帮助而对她产生爱情,他一辈子的成功都是在珍妮和母亲的激励下完成的,为了让母亲高兴,为了回报珍妮的鼓励,他获得了许多成功:跑步冠军,载誉而归的军人,乒乓球运动健将,成功的捕捞师,自由长跑领军人物……母亲从他的成功得到巨大的安慰,而珍妮在阿甘成功的鼓励和感情的感化下,在长期奔波的疲惫中停了下来,最后与阿甘喜结连理,在她的最后时光里与阿甘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并为他生了小阿甘,然后,珍妮飘然逝去。可以说,阿甘奋斗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使母亲和珍妮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   苦苦追寻的家庭幸福使他们两人都有过痛苦无奈与快乐幸福的经历,但最后,两个家庭都只留下父亲和儿子――并不完美的残缺家庭,克服父亲的缺席,又遭遇母亲的缺席,世事难料,幸福也许就是一个追寻的过程。   (二)爱情追求的成功与残缺   两人事业都得到巨大的成功,动力都是基于对幸福意识的追求,特别是爱情的鼓励,爱情是幸福意识的重要内容。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他们也历经痛苦与辛酸。阿甘从小喜欢他惟一朋友珍妮,在珍妮的鼓励下,他第一次领悟了“跑”的含义,也第一次迸发了自己双脚的力量。从此,他天天练习跑,最后成为运动健将。在对越南战争中,善跑帮忙他挽救了自己和战友们的生命,这都是爱情的力量所致。然而,他始终得不到珍妮的爱情,嬉皮士式的珍妮喜欢的是浪漫的爱情和刺激的生活,老实本分的阿甘并不是她的理想人选,爱情追寻的痛苦与执著纠缠在一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