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仁安羌大捷DOC1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仁安羌大捷DOC1精选

第九届大学生科技活动周 题 目: 浅析仁安羌大捷 二级学院: 政法与历史学院 专 业: 历史学 班 级: 2008级2班 姓 名: 张 学 号: 20080642012 指导老师: 李 联系电话: 1 浅析仁安羌大捷 摘要 仁安羌大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入缅远征军新38师第113团,在缅甸仁安羌解救英军并挫败日本常胜军第33师团的著名战役。本文欲探究这场战役的起因,以及当时战役的真实情况和这场战役能够取得胜利原因,对以后对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研究做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远征军 ; 英缅军 ;仁安羌 仁安羌大捷也是一个闻名世界的战役,是近代史上中国军队第一次和盟军并肩作战所得的荣誉,是盟军在第一次中惟一的大胜仗,同时更是一个奇迹。因为新38师113团在劣势情况下,竟以800多人,击败数倍于我的敌人,救出十倍于我军的友军,这表现出中国军人作战精神的英勇与坚强。据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著《缅甸作战》记载,日军为攻占缅甸重要的产油区及发电基地仁安羌,拟派其第15军33师团进攻,作战要旨摘要如下:(长官15人、士兵189人)、(长官24人、士兵294人)孙立人将军回忆录中记述毙伤日军1000余人,孙克刚先生以及其它一些史料书籍记录击毙日军约1200余人新38师缅甸之战概述及仁安羌战役战斗伤亡统计表两份档案上记载毙敌700余人日本防卫厅《缅甸作战》记载其33师团自赴缅作战以来(1942年3月初至6月10日)共计阵亡730人,未计伤员。(一)中国方面 1、领导有方,指挥得力 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取得仁安羌大捷的重大胜利,是与孙立人将军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分不开的。正如后来英国人约翰.科斯特洛在书中写到:“援英的英勇行动向史迪威和英国人证明,当这支友军遇到优秀的指挥官时,是多么的勇敢善战,而这名优秀的指挥官不是别人,正是孙立人将军。 当4月18日中国远征军攻击日军受挫时,遂要求第113团继续攻击以速解英军之围。此时战争形势对我极为不利是背水仰面攻击日军。如果没有孙的及时赶到前线指挥后果将不堪设想经孙立人将军现地侦察后认为宾河南岸日军居高临下攻击行动完全暴露仅以1团兵力实施昼间攻击不仅难以达到解围目的,反易遭不意之会暴露我军之实力。于是,孙果断地命令停止进攻。经与一再解释、协商,始获得谅解决定次日拂晓攻击。可以看出科班出身的孙立人将军不愧为一代儒将他的杰出军事指挥才能在战争关键时刻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使英军化险为夷。第二,当孙立人与史林共同研究攻击部署时,又发生了矛盾。史林主张攻击右翼,孙立人主张攻击敌人左翼。孙认为:右翼方面全系石山,侧背临河,万一攻击顿挫,危险较大,前功尽弃。而史林认为:被围英军在仁安羌东北地区,如果主攻在左翼,则被围英军易于蒙受炮火损害,且解围后之撤退亦殊多不便,于是坚请将主攻改在右翼。在孙的努力下,在充分分析敌我目前形式的基础上,制订周密的作战计划,它包括:主攻在左翼、中英双方互相配合、从正面进攻等等。事实上,后来的战争实践证明了孙立人的战略策略是完全正确的。孙将军又一次在战争的关键时刻,化被动为主动,挽救了英军,再一次充分地显示出他的杰出军事指挥才能。 仁安羌大捷后,斯列姆对孙立人充满了感激之情。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他《反败为胜》盛赞孙立人将军:“机警、有干劲,优秀的战术家,冷静,有进取心,在任何国家都是最好的指挥官”。对于113团团长刘放吾史林姆评价说:“只有优秀干练的军人,才能在枪林弹雨中面无惧色”。 的确,以一个仅有千人多战斗力的步兵团,敢去攻打两倍于己,装备精良的日军,也只有胆略过人,善谋善断的孙立人将军,才能作出这种以少救多,以寡击众的非凡决断。同是也有113团刘放吾团长的英明和睿智,才促使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2、官兵英勇作战 几十年后,在问及仁安羌战役成功的原时,刘放吾将军分析道装备好,训练好而且带的都是子弟兵,加上英军炮兵命中率高,是第一一三团在仁安羌致胜的原因”。新三十八师由税警团改编而成,而税警团当年在长沙收容旧部并招收新兵,因而新三十八师多为湘兵。祖籍的刘将军说:“我招募来的兵多是邻里乡亲,彼此就像兄,感情上互相扶持照顾,打起仗来也是同心同德。而当时我们练兵也采取湘军的方式,官员必背诵曾、胡治兵语录,也秉承了湘军的义勇忠诚精神,作战因而不怕死

文档评论(0)

pfenejiar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