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燎疳探析精选
燎疳探析
——秦先民对疾疴畏惧与对火崇拜的生动诠释
□朱 平
每逢正月二十三,沿陇山周围的平凉﹑庆阳﹑天水﹑固原及
宝鸡、陇南﹑定西等地偏远落后的农村都有 “燎疳”的习俗,尤其
以陇山东麓的华亭最为盛行。村民们白天要给小孩做 “疳娃娃”,
挑上游街, 比一比谁家做得好;晚上要用废旧的竹扫把﹑蒿草生起
篝火,燎烧小孩挑了一天的 “疳娃娃”。人们从熊熊燃烧﹑噼啪作
响的堆堆篝火上跳来跳去,燎去一年的晦气,还要扬起篝火的灰烬,
看像什么庄稼开的花,预示今年什么庄稼丰收,场面气氛热烈欢快,
为春节之最。
我们对这一特殊民俗现象稍作考证和分析,不难发现: “燎疳”
活动应该是 “老秦人”遗留下来的古老风俗,其主旨和含义生动地
再现了先民们对疾疴灾难的畏惧,和对火与“神”崇拜的生动诠释。
理由如下:
一、“燎疳”应起源于秦﹑汉时期流行的 “祈禳术”,是 “神”
与 “火”崇拜的生动再现。
“疳”最早见于隋《诸病源候论》。首先将疳症作为儿科专有
疾病者,为宋初 《太平圣惠方》。南宋出版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 1 -
首次将疳症归类为五疳。在上古人类的意识中,风雨雷电、山川河
流、禽兽草木等自然物种都有一个附在上面的神灵, “疳病”必然
有上天派下来附于其上的“神灵”;人得疾病都是这个神灵对人的
惩罚,在神灵面前,人的反抗是无益的,只能祈求神灵给以解脱。于
是人们用纸糊成自己的形象,请 “疳神”附在上面,晚上以火燎之,
除去疳害, 以解心头之恨!这应该是 “燎疳”活动中给疳病偶像(小
孩挑的疳娃娃)起名 “疳娃娃”的比较合理的解释吧。“燎”,远古
部落烧柴祭天称为燎。在祭祀苍天的神圣仪式上,将附有疳病的
“疳娃娃”让熊熊烈焰带给天帝去惩罚和管束,反映出先民对疾病
灾难的无知、畏惧与憎恶,同时体现出对大火的公正无情和超凡威
力的敬仰崇拜。
早在西汉,一代鸿儒、思想家董仲舒在研究总结了秦汉以前上
千年人与自然关系(准确地说,应该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初步认识)
以后,著书一部《春秋繁露》,对以求雨为主要形式祈禳术进行了大
肆宣扬与规范。它不但提倡民间推广,还对朝廷上至皇帝下至大臣
设计了一整套祭祀祈禳规程。这套规程就包括了借天象示儆的禳
灾术、调均贫富的安民治国术,使祈天禳灾术体系成熟,并从后台走
向前台,从民间走上统治阶级的政治舞台,光明正大,招摇过市,为全
社会所接受,也为后来的唐、宋、元、明、清统治者或禁止,或推广
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在董仲舒之前,祈禳术因得不到皇家的全面支
持, 由于地域、时间、对象、部落不同而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有打
着 “君权神授”旗号,祈求江山永固的帝王封禅;有借助 “神圣附
- 2 -
身”,送病驱魔的巫神马脚;有设坛求雨的宗教道场,也有诅咒对手
的巫蛊……“燎疳”只不过是社会最底层流行最广泛、群众基础
最坚实的巫神马脚送病祛灾、祈求平安的祈禳术的简化形式而已。
崇拜与祈禳这对矛盾,犹如一对孪生兄弟,他们同时代产生,相
互依存,共同发展完善,在历史的长河中反复涤荡,漂泊流传,断断续
续地走到今天。“燎”和 “疳”又非常形象生动地诠释了人类与自
然抗争的辩证关系,是先民注视大自然,认识大自然,从原始愚昧走
向文明开化的重要一步。原始祈禳术也是古典哲学和原始的朴素
辩证法的最直接的起源之一,特别是汉文化 “天人合一”、“道法自
然”、“畏天、畏地、畏圣人、畏父母”等诸子百家思想形成的基
础。
二、“疳”与 “燎”是秦﹑汉王朝及其先民与西北各游牧部
落在民族融合中相互涤荡,相互影响的文化结果。
“燎疳”之所以成型于秦、汉时期,有它特殊的社会背景。在
中国历史上,除过无史料明确记载,无从着手、无法考证的远古时期
以外,从春秋争霸开始(公元前 770 年)至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前
221 年)期间 550 多年, 以中原为中心的汉民族与周边各少数民族,
即时称:北胡,西戎,南蛮,东夷,不断发生战争。战争使各民族相互取
长补短,交流融合,在生活习俗、生产方式、文化进步各方面远离蒙
昧,走向开化文明,特别在思维方式上发生变化,大脑得到快速进
化。但对于当时无法解释的风雨雷电、地震、生老病死、突发灾
异等自然现象则更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四年级四则运算500题.docx VIP
-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doc VIP
- 波音777X折叠式翼梢结构设计及仿真.docx
- 2025重庆江北区郭家沱街道办事处招聘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05G359-3悬挂运输设备轨道标准图集.pdf VIP
- 7.动物行为与环境变化 说课稿-2023-2024学年科学六年级下册青岛版.docx VIP
- 2025抖音电商品牌服饰秋冬趋势报告.pdf VIP
- 数字化技术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与教学模式创新.docx VIP
- 邮政面试经典题目及答案.docx VIP
- 2025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水网发展研究有限公司招聘6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