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研究方法精选.pdfVIP

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研究方法精选.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研究方法精选

生 态 学 报 2010, 30( 4) : 1074—1080 A cta Ecolog ica S in ica 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研究方法 刘开朗 ,王加启 , 卜登攀 ,李  旦 ,于  萍 , 赵圣国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试验室 ,北京  100 193) 摘要 :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及群落内种间相互作用是影响其生态功能的决定性因素 。尽管微生物群落是地球生物化学循环的主 要驱动者 ,但是由于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只能分离约 1% 10%的环境微生物 ,对复杂的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 了解甚少 。元基因组学 、单细胞分析和群落遗传学等方法的出现 ,及其与微生物学的交叉融合 ,使得人们能够从微生物群落组 成 、物种功能、种间相互作用和预测模型等方面分析微生物群落 。重点综述了元基因组学 、单细胞分析和群落遗传学等方法及 其在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中的应用进展 。 关键词 :群落生态学 ;群落遗传学 ;种间相互作用 ;元基因组学 ;鲁棒性 文章编号 :(20 10)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A Curren t progress in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structure and function d iver sities of env ironm en ta l m icrob ia l comm un ities L IU Kailang, WAN G J iaq i, BU D engp an , L I D an , YU P ing, ZHAO Shengguo S ta te Key L abora tory of A n im a l N u trition, Institu te of A n im a l S cience, Ch inese A cadem y of A g ricu ltu ra l S ciences, B eij ing 100 193, Ch ina A cta E co log ica S in ica, 2010, 30 ( 3) : 0001—000. Ab stract: M icrob ial commun ity structure and intersp ecies interaction s are the key factors that determ ine the function of the commun ity. A lthough these commun ities are the m ajor drivers of m any b io sp here p rocesse s, due to the fact that on ly 1% 10% of natu ral m icrobes cou ld be recovered by cla ssical cu lturedep endent m ethod s, relatively little is known abou t their structure and function. Som e recently em erged novel m ethod s, e. g. m etagenom ics, single cell analysis and commun ity genetic s enab le researcher cou ld decip her the ecological p rop erties of m icrob ial commun itie s on the ba sis of the que stion s being asked: the compo sition of the commun ity, the function of individual sp ecie s, the model of intersp ecies interaction and p redictive modeling at the commun ity level. In the

文档评论(0)

pfenejiar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