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干流绿洲250年人类活动、环境变化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Human activity,environment chang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Tarim mainstream in recent 250 years.pdfVIP

塔里木河干流绿洲250年人类活动、环境变化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Human activity,environment chang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Tarim mainstream in recent 250 years.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塔里木河干流绿洲250年人类活动、环境变化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Human activity,environment chang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Tarim mainstream in recent 250 years

第26卷 第 3期 干 旱 区 资 源 与 环 境 Vo1.26 No.3 2012年3月 Journa1ofAridLandResourcesandEnvironment Mar.2012 文章编号:1003—7578(2012)03—001—08 塔里木河干流绿洲250年人类活动、环境变化及 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韩春鲜 (1.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旅游管理系,扬州225127;2.新疆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46) 提 要:塔里木河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河流,其绿洲可持续发展决定着新疆南疆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环境稳 定。文中根据历史文献和野外考察,分析18世纪中期一20世纪50年代的塔河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利用遥感 和 GIS技术 ,获取塔里木河干流上 、中、下游 1973年、1990年 、2000年和2008年土地利用/覆被数据 ;利用生态 系统服务价值理论,分析 1973—2008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生态环境变化,并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判断这种变 化的驱动因子。结果显示: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工绿洲主要在源流进行,干流是天然绿洲环境,受制于河流 特性的影响;以后人工绿洲开发主要在干流进行,以干流生态环境退化为代价,驱动其变化的是人 口、经济利 益、政策和资本等人文因素。在此基础上,利用自组织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建立了塔河干流绿洲可持续发 展模式。 关键词 :人类活动;环境变化 ;绿洲系统 ;可持续发展模式;塔里木河干流 中图分类号 :Q988 文献标识码 :A 历史时期塔里木河干流(后简称塔河干流)河道游徙不定,每次洪水泛滥都会冲出许多河道。18世纪 中期一20世纪初干流一直河道纵横,沿岸形成宽达 100多km的天然林带。随着塔河流域人工绿洲的扩 张,灌溉引水增多,河流水量减少,天然绿洲开始发生较大的变化。大多数相关研究集中在近50年 卜 , 对历史时期研究主要涉及河道变迁 ,、下游绿洲变迁等方面 ,对塔里木河全干流区长尺度的人地关 系研究比较匮乏。文中对干流250年的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进行研究,以探索可持续的绿洲系统发展模 式。 118世纪5O年代 一20世纪5O年代的塔河人类活动与环境特征 1.1河流补给与行水特征 18世纪中期一2O世纪20年代塔河上游一直有和 田河、喀什噶尔河、叶尔羌河、阿克苏河四大河流补 给(图1),汇水处河道纵横交错。1761年 《河源纪略》卷 1:”四水并会即噶巴克阿克集之北境也,会处四 水交贯,形如井栏。”1911年 《新疆图志》卷70:”温宿城东南300里噶巴克阿克集,合葱岭南北河、和阗河、 阿克苏河四水,东流为塔里木河,其南支受和阗河水并东流为额尔勾河”。1821年的 《西域水道记》也有四 条源流的记载。上述文献还记载,塔河中游有渭干河在沙雅东部汇入;迪纳河通过汇入巴巴淖尔后分为二 支先注入渭干河,然后汇水入塔河 ¨,下游有孔雀河汇入。受七条河流补给的塔河是塔里木盆地最大的 水系。 这一时期,塔河干流并不固定,中上游从北河行水,迁向南河行水,继而又向北迁 ,下游则发生了河 道延伸与退缩等变化 ¨…。 1.2 三源流人类活动及对河流的影响 人工绿洲是人类活动对天然绿洲改造的结果。塔河经济活动一直以农业为主,劳动力和耕地是主要 收稿 日期:2011—1—5。 基金项 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中科院西部之光 (2008YB01)资助。 作者简介:韩春鲜(1967一),女,新疆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Email:chunxian—han@163.corn 万方数据 · 2· 干 旱 区 资 源 与 环 境 第26卷 图1 l8世纪50年代的塔里木河干流(以乾隆 《大清一统志》中图拼接为底图画出) Fig.1Mainstream oftheTarim 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