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湖流域城市化发展下水系结构与河网连通变化分析——以苏州市中心区为例U
第21卷第1O期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Vo1.21NO.10
2012年 10月 ResourcesandEnvironm entintheYangtzeBasin Oct. 2O12
太湖流域城市化发展下水系结构与河网连通变化分析
— — 以苏州市中心区为例
邵玉龙,许有鹏,马爽爽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摘 要:太湖流域是我国城市化高度发达地 区,城市化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 的增长 ,但 同时对原有河流水
系造成了较大冲击 ,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苏州市是太湖流域城市化发展最为典型的城市之一,近几
十年来城市化 的快速发展导致 区域河 网萎缩 ,水系连通受阻。为此运用 图论和 GIS的方法探讨 了水系结构与河流
连通变化 。研究表 明:(1)近 50a来 ,苏州市中心区河流总长减少 了约 84km,河 网密度下降了约 19.7 ;(2)研究
区二 、三级河流持续减少 ,一级河流不断增加 ,呈 明显 的主干化趋势 ;(3)河流结点数和河链数均呈下降趋势 ,且
1980s到2009年的变化幅度要比1960s到 1980s的变化幅度大;(4)水系连通度 由1960s的421.5下降到 1980s的
401.7,到 2009年下降为 336.1,呈明显的减小趋势。
关键词 :河 网水系;水系连通性 ;连通度 ;苏州市区
中图分类号 :P9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12)101167—06
河湖水系是水资源形成与演化的主要载体 ,是生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论的水系连通度计算方法,探讨了
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 水系结构变化对连通性的影响,从而为实际的土地利
撑口]。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随着人类活动对河网水 用规划和河道生态环境的修复提供科学参考。
系改造的日益加强 ,使得原有河网的水生态平衡发生
了较大改变,引起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恶化等问题。同 1 研究区概况
时水系结构变化及连通受阻,导致水旱灾害的抗御能
力不断减弱和洪灾风险 日益增大l2]。因此针对城 苏州市位于 3O。47~32。2N,119。55~121。20E,
市化发展过程 中的水系结构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南北 、东西纵横交错的河网水系 ,
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迅速 的地 区之 宋朝时就有 “三纵十四横两环”之说 。本文选择苏州
一
,也是我 国城市化率最高 的地区之一 。随着城市 市 中心区为研究区。该 区域位于太湖流域腹部地
化的快速发展 ,人类活动对该区域 的河网水系结构 区,区域 总面积约为 141.8km。,目前河道 总长 约
造成 了很大的影响。河流主干化趋势明显 ,河流连 341.39km,密度达2.41km/km。,属典型的平原河
通受阻,从而削弱了河网水系的蓄水排涝能力 ,导致 网地区(图1)。2O世纪 60年代以前,该区域的河网
洪涝灾 害频 繁 发 生 ,“小 水 大 灾 ”等现 象 日趋 突 水系基本保持天然状况 ,人类活动干扰较少 ,但 是
出 。因此对该 区域城市化背景下的水系结构 80年代以后 ,随着苏州城市化进程 的不断加快 ,许
和河流连通性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 多河流被填埋、淤堵 ,水系结构和连通性大受影 响,
目前国内外针对水系结构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 给城市防洪排涝和水环境建设带来很大的压力。
变化 已有较多研究,而对于河流水系连通性变化的研
究在国内还不多见|1。 。本文以苏州市中心区为典 2 研究方法与数据基础
型区,提取了1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乌江中上游新建水库水体甲基汞的时空分布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METHYLMERCURY IN TWO NEW RESERVOIRS ON THE UPPER COURSE OF WU JIANG RIVER.pdf
- 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Distribution features and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s in surface sediments of Wuliangsuhai Lake.pdf
- 乌江中上游水库-河流体系夏秋季N、Si分布特征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SI IN MIDDLE AND UPPER REACHES OF WUJIANG RIVER IN SUMMER-AUTUMN SEASON.pdf
- 乌桕采穗圃营建技术研究 Building techniques of cutting orchard in Sapium Sebiferum.pdf
- 乌江主要支流夏季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及其与汞污染的相关性 Zoobenthic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Mercury Pollution in Main Tributaries of Wujiang River in Summer.pdf
- 乌江流域石灰土中铀等元素形态与铀活性 SPECIATION OF ELEMENTS(eg,URANIUM) AND MOBILITY OF URANIUM IN CALCAREOUS SOILS FROM WUJIANG RIVER CATCHMENTS.pdf
- 乌江干流中上游水电梯级开发水温累积效应 CUMULATIVE EFFECTS OF WATER TEMPERATURE BY CASCADE HYDROPOWER STATIONS BUILT ON UPPER AND MIDDLE REACHES OF THE WUJIANG RIVER.pdf
- 乌江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连续加劲梁吊拉组合桥检测与评估.pdf
- 乌池坝特长公路隧道斜井、竖井设计 Design of the inclined shaft and the vertical shaft of Wuchiba super long highway tunnel.pdf
- 乌池坝特长公路隧道通风方案设计 Ventilation design option for Wuchiba super -long highway tunnel.pdf
- 太湖水质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与水华的关系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WATER QUALITY IN LAKE TAIHU AND ITS RELATION WITH CYANOBACTERIAL BLOOMS.pdf
- 太湖流域重污染区LUCC及驱动因素分析 Analysis of LUCC and Driving Force in Heavy Polluted Area in Taihu Lake Basin.pdf
- 太湖湖滨湿地降解有机物兼性厌氧菌群的筛选及其降解效果 Isolation and Degradation Effect of Facultative Anaerobic Flora with High Efficiency Organic Matter Biodegradation from Near-Shore Wetland in Taihu Lake.pdf
- 太湖流域重金属湿沉降特征 Wet De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eavy Metals in Taihu Lake Watershed.pdf
- 太湖缓冲带近自然湿地氨氧化细菌的筛选及降解效果比较 Isolation of 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 from near-natural wetland in Tai Lake buffer zones and its performance on ammonia degradation.pdf
- 太湖草型湖区沉积物再悬浮对水体营养盐的影响 Effects of Sediment Resuspension on Aqueous Nutrient Loading in Grass Type Zone of Lake Taihu.pdf
- 太湖蓝藻对Sb(V)的生物吸附作用 Biosorption of Sb (V) by Cyanobacteria from Taihu Lake.pdf
- 太湖表层沉积物中PAHs和PCBs的分布及风险评价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and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 in surface sediments of Taihu Lake the distribution, sources and risk assessment.pdf
- 太湖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空间分布及风险评价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Partial Surface Sediments of Taihu Lake.pdf
- 太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分布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分析 Speciation distribution and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s in sediments of Taihu Lake.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