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产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部分产科

第三部分 产科 一、名词解释 1.道格拉斯陷凹(Douglas):腹膜沿着子宫后壁向下,至宫颈后方及阴道后穹窿再折向直肠形成的凹陷,称为子宫直肠陷凹,也称为道格拉斯陷凹,是腹腔的最低点。 2.会阴体:是指位于阴道口和肛门之间的锲形软组织,厚3-4cm,又称会阴,由表及里为皮肤、皮下脂肪筋膜、部分肛提肌和会阴中心腱。 3.子宫峡部:宫体与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在非孕期长约0.8-1cm,其上端为解剖学内口,下端为组织学内口,妊娠末期可达7-10cm。 4.精子获能:精子进入子宫腔和输卵管腔,精子顶体表面的糖蛋白被生殖道分泌物中的α、β淀粉酶降解,降低了顶体膜稳定性,此过程称为精子获能。 5.受精:精子与卵子结合的过程称为受精。 6.透明带反应:精子头部与卵子表面接触后,卵子细胞质内的皮质颗粒释放溶酶体酶,引起透明带结构改变,精子受体分子变性,阻止其他精子进入透明带,这一过程称为透明带反应。 7.桑葚胚:受精后72小时受精卵分裂为16个细胞的实心细胞团,称为桑葚胚。 8.血管合体膜:胎盘内进行物质交换的部位,由绒毛合体滋养细胞无核区胞质、合体滋养层基膜、绒毛间质、毛细血管基膜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5层组成的薄膜。 9.早孕反应:停经6周左右出现畏寒、头晕、乏力、嗜睡、食欲下降、厌恶油腻、恶心、晨起呕吐等症状,称为早孕反应。 10.黑加征:停经6-8周时,双合诊检查子宫峡部极软,感觉宫颈与宫体之间似不相连。 11.胎产式: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称为胎产式。 12.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称为胎先露。 13.复合先露:胎儿头先露或臀先露与胎手或者胎足同时入盆称为复合先露。 14.胎方位: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为胎方位。 15.对角径:骶岬上缘中点到耻骨联合下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2.5-13cm。 16.真结合径:对角径减去1.5-2cm为骨盆入口前后径的长度,正常值为11cm。 17.分娩:妊娠满28周及以上,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开始到全部从母体娩出的过程。 18.早产: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期间分娩称为早产。 19.足月产: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足周期间分娩,称为足月产。 20.过期产:妊娠满42周及以后分娩,称为过期产。 21.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宫腔内逼出的力量称为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和肛提肌收缩力。 22.骨盆出口横径:也称为坐骨结节间径。指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为8.5-9.5cm,其长短与分娩机制关系密切。 23.出口后矢状径: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正常值为8-9cm。若出口横径稍短,而出口横径与出口后矢状径之和15cm时,正常大小的胎头可通过后三角区经阴道娩出。 24.骨盆轴:为连接骨盆各平面中点的假想曲线。此轴上段向下向后,中段向下,下段向下向前。分娩时,胎儿沿此轴完成一系列分娩机制,助产时也应按骨盆轴方向协助胎儿娩出。 25.骨盆倾斜度:指妇女直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角度,一般为60°,若骨盆倾斜度过大,常影响胎头衔接和娩出。 26.软产道:较产道是由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外阴及骨盆底软组织构成的弯曲管道。 27.子宫下段:由非孕时长约1cm的子宫峡部伸展形成。至妊娠末期被逐渐拉长形成子宫下段。临产后的规律宫缩使子宫下段拉长7-10cm,肌壁变薄成为软产道的一部分。 28.生理缩复环:由于子宫肌纤维的缩复作用,子宫上段肌壁越来越厚,子宫下段肌壁被牵拉越来越薄。由于子宫上下段的肌壁厚薄不同,在两者间的子宫内面形成一环状隆起,称为生理缩复环。正常情况下,此环不易自腹部见到。 29.双顶径:为两侧顶骨隆突间的距离,是胎头最大横径,临床常用B型超声测此值判断胎儿大小,妊娠足月时平均值约为9.3cm。 30.分娩机制:是指胎儿先露部随着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地进行一连串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 31.衔接:胎头双顶径进人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衔接。 32.见红:在临产前24-48小时内,因宫颈内口附着的胎膜与该处的子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有少量出血,与宫颈管内的黏液栓相混并排出,称见红,是分娩即将开始比较可靠的征象。 33.宫颈扩张期: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指临产开始直至宫口完全扩张即开全(10cm)为止。初产妇平均需11-12小时;经产妇平均需6-8小时。 34.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完全扩张到胎儿娩出的过程。 35.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后到胎盘胎膜娩出,即胎盘剥离和娩出的过程,需5-15分钟,不应超过30分钟。 36.潜伏期:是指从临产出现规律宫缩至宫口扩张3cm。此期间扩张速度较慢,平均2-3小时扩张1cm,需8小时,最大时限16小时。 37.活跃期:

文档评论(0)

5611907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