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课时作业30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doc

课时作业30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时作业30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时作业30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986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国民居”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的这些民居建筑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三邮票民居判断正确的是() A.①内蒙古民居 ②陕北民居 ③云南民居 B.①云南民居 ②陕北民居 ③内蒙古民居 C.①陕北民居 ②云南民居 ③内蒙古民居 D.①陕北民居 ②内蒙古民居 ③云南民居 2.三民居特点反映了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下面关于三民居与其所在地区气候特点对应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①-温差较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B.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③-终年高温多雨 D.②-湿热的气候 解析:该题组将居住建筑作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第1 题,由三民居的结构形态可判断出①为陕北民居、②为云南民居、③为内蒙古民居。第2题,结合初中基本知识即三地的气候特征可知。 答案:1.C 2.D (2010年湖南联考)右图中1、2、3线是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同一种地理界线,据此完成3~4题。 3.该地理界线最有可能是() A.橡胶种植北界 B.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30℃等温线 D.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解析:A、B、C三项均为单一指标,分别以积温、降水量和温度为指标。 答案:D 4.同一界线可以划出若干条,这说明地理区域具有() A.不确定性 B.差异性 C.过渡性 D.整体性 解析:同一界线有多条,说明界线所处的区域地理特征不典型,在两区域间具有过渡性。 答案:C 不同区域的形成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回答5~7题。 5.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 B.甲区域降水较少 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 D.甲区域高温多雨 6.符合乙区域土地特点的是() 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7.丁省与丙省相比()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陆地交通便捷 C.第一产业比重小 D.第三产业比重小 解析:第5题,松嫩平原作物生长期较短,长江三角洲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强,所以海洋性较强,松嫩平原的降水比长江中下游地区少且温度也较低。第6题,长江三角洲广泛分布的水稻土有机质含量较高,比较肥沃。第7题,丁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第三产业比重小,第一产业比重较大。 答案:5.B 6.A 7.D (2010年泰安模拟)读下表,完成8~10题。 我国东、中、西部农业产业结构及变化 东部 中部 西部 全国 1991 2000 1991 2000 1991 2000 1991 2000 种植业 (%) 59.73 51.9 66.4 57.5 65.96 62.9 63.13 55.6 林业 (%) 4.2 3.5 4.89 3.9 4.64 4.1 4.51 3.8 牧业 (%) 26.28 27.0 25.52 32.7 28.34 31.2 26.43 29.7 渔业 (%) 9.79 17.6 3.2 5.9 1.05 1.8 5.93 10.9 8.表中三个地带,农业构成差异最大的农业部门是() A.种植业和林业 B.林业和牧业 C.渔业和牧业 D.种植业和渔业 解析:由表中各部门比重可知,渔业和种植业差异较大。 答案:D 9.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个地带农业部门比重一直在下降的是() A.种植业和林业 B.林业和牧业 C.渔业和牧业 D.种植业和渔业 解析:三个地带农业部门比重均下降的是种植业和林业,均上升的是牧业和渔业。 答案:A 10.造成三个地带农业部门差异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A.候、劳动力、自然资源 B.科学技术、劳动力、交通运输 C.气候、地形、自然资源 D.气候、地形、科学技术 解析:选项中劳动力、科技、交通均不属自然区位因素。 答案:C (2008年高考山东文综卷)下表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据表回答11~12题。 年平均气 温(℃) 年降水 量(mm) 1月平均 气温(℃) 夏季平均 气温(℃) 生产成本 (元/千克) 中国某 产区 8~12 490~660 -8~-1 19~23 0.64 美国某 产区 15~17 470~520 6~8 18~21 2.05 北半球最 适宜区 8~12 560~750 -14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