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关于蓝田玉石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蓝田玉石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蓝田玉石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李小红【调查时间】:2005年4月【调查地点】:陕西省蓝田县【调查对象】:随机抽取的蓝田县内玉器生产、经营销售商户【调查目的】:通过了蓝田玉器的生产销售经营情况,分析蓝田玉石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珠宝玉器市场日渐繁荣,珠宝玉器产业目前已成为一个新的“朝阳产业”。这一产业的迅速发展通过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有效地促进了玉石行业的发展,而玉石产业的快速崛起和发展对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各地的玉器产业发展势如破竹,各个产玉胜地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特点举办所谓的美食美玉文化节或者大型的玉器展销会等络绎不绝。在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背后,我国的玉器产业发展究竟如何呢?带者这个疑问,我谨以蓝田玉的发展为代表,在蓝田县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根据现今蓝田县内玉石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分析蓝田玉石产业的发展。一 蓝田玉的基本知识这次调查是以蓝田玉的生产、销售情况为背景的,那么有必要对关于蓝田玉的一些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陕西蓝田玉和新疆和阗玉、辽宁岫岩玉、浙江良渚玉并称“四大名玉”。蓝田玉俗称“菜玉”,它是蓝田县的一个象征,也是陕西的一张品牌,至今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蓝田玉色彩斑斓,颜色以翠绿居多,其矿石主要构成有蛇纹石化的大理石,透闪石、橄榄石及绿松石、辉绿石、水镁石等形成的沉积岩。由于含有氧化的硅、铝、镁、钠、钙、铜等元素,所以它对人体有舒筋活血,养颜等功效,是良好的玉雕和制作工艺美术品原料。主要玉雕成品有手镯、健身球、玉佩,文房用具、日用杯盏之类,甚至枕头、铺地砖、栏杆等生活用具和建筑材料也用蓝田玉制造。二 调查的基本情况根据问卷回收的统计结果显示:蓝田县内各玉器零售商的玉产品来源主要来自当地玉石加工厂或者是自己加工,二者的比重分别占到48.75%和25%,而中低档次的玉销售情况最好,分别占到总销售量的25.7%和65.8%。销售的旺季由于受到旅游旺季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五一”和“十一”黄金周期间。其主要购买对象是外地游客,比重占到45.5%,紧接其后的是外地的零售商,比重占31.8%同时,从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我们还可以看到:一方面,与其他地方(如河南镇平等产玉名地)相比,蓝田玉有着自己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其具有悠久的历史,玉的品质也比较优良,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优势。另一方面,蓝田玉石产业的发展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集中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缺乏技术;第二,资金匮乏;第三,政策上缺少大力的支持,当问及当地政府在玉石加工销售方面所起的作用时,有59.2%的人表示政府基本上不起作用。总的来说,三个制约因素对蓝田玉发展的阻碍作用分别占41.7%、25%、25%。三 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蓝田玉的开采揭开了新的篇章,玉器作坊遍地开花,玉器店铺排街成市,交易量之大为前所未有,一派繁荣兴盛。但根据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仍可以看出,蓝田玉石产业一片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首先,蓝田玉的开采生产加工过程仍存在着大规模的资源浪费现象。蓝田玉矿资源储量丰富,探明的玉矿资源有1100万立方米,但由于缺乏现代化开采技术及设备,玉石资源开采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玉石产品质量差,原料80%来源于商洛,本县开采的玉石矿料都是地表矿料,品位不高。在开采过程中的狂采乱挖现象随处可见。另外,这种资源浪费现象还存在于生产加工过程中。在蓝田县内的一个玉器加工厂内,我们看到在制作大块建材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边脚料堆积如山,他们被置之道旁或倒入河滩,令人感到十分难过。长期以来,由于大量的粗制滥造,使得玉石这种稀有的一次性资源遭到了严重的浪费。其次,玉石产业缺乏整体的发展战略规划,市场经营极不规范。蓝田县的玉石产业发展虽然历史悠久,但基本上都是处在相对小区域、小行业、小作坊式的封闭、零散的手工、半手工产业。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我们得知蓝田市面上的玉石成品有48.75%来源于本地玉石加工厂,而25%来源于自己加工。但是,在当地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玉石加工厂实际上只不过是部分工序分工的大作坊。有关部门缺乏新技术设备的开发运用、资源的储备、利用及保护、国际国内市场的培育和引导等方面的战略规划。同时,玉器经营市场极不规范,以假乱真、以次充优、争抢生意、竞相压价的行为时有发生。再次,生产加工分散,规模效益无法体现。在蓝田县内,由于玉石的生产加工多分散于玉石加工厂等形式的大作坊或各家各户,没有形成规模经营,生产设备陈旧、老化,工艺落后,产品不上档次,缺乏市场竞争力,严重损害了蓝田玉的声誉和形象。目前,全县经营玉石工艺品的门店有220多家,玉石经销从业人员2000余人,年营业额2000万元左右,仅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9%。 第四,玉石生产缺乏技术人才。俗话说黄金有价玉无价。玉石由不同的人加工,其艺术价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