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汉语学习兴趣激发微探.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古汉语学习兴趣激发微探

可以很亲近,也可以很快乐 —— 初中古汉语学习兴趣激发微探   摘要:古诗词、文言文以及明清小说中的古汉语,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但是学生在学习中常常觉得枯燥无趣。因此,古汉语教学,尤其是文言文教学很难真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原因在于很多学生都无法真正领略古汉语的真正魅力所在,失去了学习古文的兴趣。长久以来,“寓教于乐”是颠破不离的真理,要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做到学以致用,有所收获,这样才能真正突破古汉语教学的瓶颈。 关键词:初中文言 兴趣引导 促进实效 古汉语学习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因为初中课文里收纳的大多是名家名篇,也集合了古代灿烂文化的精华。然而我们语文老师时常会发现,当我们在课堂上讲得津津有味,自以为深受陶醉的时候,我们的学生却显得恹恹欲睡。古汉语学习难,是学生学习的老大难,也是我们众多语文老师教学的老大难。除了课堂中传统的读、写、译、背,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古汉语的学习兴趣,如何让枯燥乏味的古汉语学习精彩起来,一直是我们语文老师思索的话题。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有幸观摩了一堂公开课,这堂课让学生在学习中快乐不断,也激发了老师们对古汉语的学习兴趣的探寻。很多人第一次惊喜地发现,原来古汉语学习,可以这么亲近,也可以这么快乐。结合这位老师的课堂内容,也根据自己平常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一些经验: 一.巧用方言。汉语方言与古汉语有着源流上的联系,一些方言更被冠以古汉语“活化石”的美称。我们的台州方言里也保存了相当一部分的古汉语。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如果能适时地结合方言,可以为古汉语学习引入一线活水,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独特的作用,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课例,教师在课堂开头导入的时候出示一张温岭当地最出名的小吃图片,有学生说这应当写成“夹糕”,也有学生说应该写成“嵌糕”,老师引导他们用方言说了一遍,似乎这二字都和方言不能完全对得上。然后老师说:最近听到还有一种说法,应该写成“间糕”,接着出示“间”在《口技》中的句子:“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解释为“夹杂”的意思;又出示《曹刿论战》中“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参与之意。学生在谈笑间恍然,课堂自此很好地进入状态。 又如周密的《观潮》中“吴儿善泅者数百”,“泅”,我在课堂中问学生在温岭方言中怎么读,学生纷纷云“划泅”,意思为游泳,于是,这个字在课外出现的时候,大家都会自然地联系到方言来。于是在八上文言学习到中途的时候,也常常引导学生归纳方言中的古汉语现象。 再如“腌臜”一词,古音为“a za ”,意为“脏的,不干净的”,《水浒传》中鲁达骂人就这样说:“你个腌臜泼才!”时至今日,这个词在温岭东南海滨箬山一地,还大大地保留它的身影,且音、义与古代的毫无差别。《送东阳马生序》中“持汤沃灌”的“汤”是热水的意思,温岭方言中也保存着和古汉语一样的意思。 此外,还有“彘”“嬉戏”“忖”“孺人”“斫”等等,不胜枚举。通过这样的举例和归纳,学生的学习兴趣会空前浓厚起来,觉得古汉语原来和自己这样贴近,少了一些疏离感。他们也常常会为自己发现一两处和方言的联系而自豪,这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信,不仅很好地促进了学习的效果,也有利于传承文化遗产。 二.活用成语。成语从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寓言、古典文学中而来,因此最到限度保留了古汉语中的意思。古汉语学习中应该联系成语,这样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容易接受。《送东阳马生序》中“录毕,走送之”的“走”与成语“走马观花”、“ 奔走相告”的“走”意义相同,是“跑”的意思。有时一篇文章中就牵涉到好几个成语,如在《陈太丘与友期》一文中,就有这几个例子:“期日中”和“不期而遇”都是约定的意思; “舍去”可以联系到“舍己为人、舍近求远、锲而不”;“与朋友交不信”意同“言而有信”;“入门不顾”联系“瞻前顾后”。 以此类推,学生在学习到《石壕吏》中“老翁逾墙走”,联系到“走马观花”这个词,悟到到“走”在古汉语中是跑的意思;在《出师表》中“临表涕零”,联系到“痛哭流涕”……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说就正是这个道理,学生学会了触类旁通,无论是教材还是课外的阅读,都能做到举重若轻,化繁就简了。 三.善用故事。在七年级学生刚接触到文言文的时候,如何一开始吸引他们的目光也是语文教师要思考的,于是小故事便成了很好的一种方式。学习了《咏雪》,就推荐学生看《世说新语》中的小故事,看完在每堂文言文的课前3分钟请学生讲里面一个印象最深刻的故事。这些故事,一方面通过讲述学生的叙述,加以自己的想像,达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而另一方面又符合了七年级学习的认知水平,听的同学增长了自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