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论文:教研组课堂教学研究纪实
拉近学生与文本距离的策略研究
------教研组课堂教学研究纪实
摘要:如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如何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实施有效策略,使学生能渐渐地靠近文本,进而走进文本,成为文本的知音,作者的知音,减少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感受文章真正的美,最终提高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文本 距离 策略 研究
一、研究背景: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这样一类文章:它们或是回忆革命先烈,或是讲述英雄人物的传奇。无论是故事本身,还是这些人物身上所闪烁的人性的光芒都是相当打动人的,如《钱学森》《黄河的主任》《在大海中永生》等。但是,这样的课文时间、空间,距离学生的实际都很远,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受到他们的阅历和语言经验积累的限制,不可能对语言感受特别准确,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之间就会产生一定的障碍。那么,如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如何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实施有效策略,使学生能渐渐地靠近文本,进而走进文本,成为文本的知音,作者的知音,减少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感受文章真正的美,最终提高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本学期我们四年级语文组着重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究,希望从中找到一些有效的策略。
二、我们在课堂教学研究中产生的问题
1.董双惠老师教学的《云雀的心愿》,该文用童话形式,以形象化语言描述了小云雀与妈妈的所见、所闻、所言,借此帮助学生认识森林的重要性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培育学生环保意识。
问题:学生没有亲眼看见过沙漠,对其危害只是一种间接经验的复述,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保护森林的重要性。
2.杨火冰老师教学的《黄河的主人》,该文从黄河的凶险,艄公的冷静、沉着的对比,诠释了艄公成为黄河的主人的原因所在。
问题:但学生没有见过黄河,对黄河的凶险和艄公的表现,没有直接的经验可运用。如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3.马兰老师教学的《三顾茅庐》
课文以对话形式来说明森林的重要作用,语言浅显易懂,不需作过多分析、讲解。因此,教学时就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依据语气提示读好课文,就可以很清楚地感悟到了。如在教学描写土地变沙漠这一环节时,让学生借助重点词语“黄沙漫天”、“乱砍滥伐”,依据提示语“埋怨”、“心疼”练读课文。在学生读书时,我使用多图片出示黄沙漫天的场景,并配上的风声,把学生带人沙漠狂风之中去感受。这样学生就很到位地读出了小云雀和妈妈的对话,悟到了“埋怨”、“心疼”,从而体会到森林的重要。
2.注重积累
课文中的第10和13自然段既说明了森林是水库和空调器,同时也是很重要的自然常识,应该让学生积累下来。于是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读后试着把它们复述下来。在复述课文时,我相机板书“树冠、树干、树下、土壤”几个词语,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降低复述难度。同时这几个词清楚地表现了作者的记叙顺序,我提示学生:“这些词语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明森林为什么是大水库的。以后的作文中,我们应该学会有顺序地描写事物。”这样的复述,既积累了妙词佳句、自然常识,同时也积累了写作方法,可谓一举三得。
3.在课文教学完成后,我安排了这样一项训练:学了这篇课文,如果你再见到有人在乱砍滥伐森林,你会怎样去劝说他们呢?学生透过这些的回答,自然通过课文的学习,已经受到了很深刻的环保教育,水到渠成地完成了由书本知识到思想认识的迁移。
(效果分析)
1.董老师的朗读指导较有层次性。教学一至三自然段(飞过沙漠)这个环节时,引导孩子读好云雀妈妈和小云雀的对话时,董老师采取三读。一读要求读通,初步感知;二读了解森林的作用;三读读出妈妈的心疼。整个设计较有针对性,也取得了较好发效果。
2.抓住重点的词句,让孩子感同身受。透过“贫瘠的沙漠”“漫天飞舞”“泛滥成灾”及一系列的图片,让孩子真正意识到破坏森林的危害,意识到保护森林刻不容缓。
3.在这堂课的教学中,董老师引导学生多遍多形式地用心朗读课文,使学生在反复的朗读过程中感知课文内容,从而在心中渐渐产生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进而提高学生对保护森林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这篇课文以对话形式来说明森林的重要作用,语言浅显易懂,不需作过多分析、讲解。因此,教学时董老师就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通过有效的阅读训练,引导学生感悟、思考,加深理解和体验。如在教学描写洪水泛滥这一环节时,蒋老师使用多媒体出示洪水泛滥的场景,并配上巨大的水声,把学生带人凶猛的洪水之中去感受。这样学生就很到位地读出了小云雀和妈妈的对话,从而体会到森林的重要。
5.课文中的第10和13自然段既说明了森林是个水库和空调器,同时也是很重要的自然常识,应该让学生积累下来。于是在教学中,董老师让学生读后试着说说“为什么森林被称作森林水库?”并出示填空:树冠(挡住)雨水 苔藓、枯枝败叶(吸收)雨水 土壤(储存)雨水。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降低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践行三严三实_提高党性修养.doc
- 践行“三严三实”_要切实做好基层组织工作和纪律建设工作(下)试卷与答案.doc
- 纪念反法西斯抗战胜利70周年体会.doc
- 招商合作局建立健全三严三实教育学习活动治理为官不为的制度建设.doc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三严三实实施方案.doc
- 三严三实与价值观PPT.ppt
-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型策划.doc
- “三严三实”专题党课讲稿 .doc
-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专题学习发言.docx
- 三严三实第一专题研讨发言.docx
- 2025年新世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docx
- 2025年新世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docx
- 2025年新世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docx
- 2025年新世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docx
- 2025年新世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docx
- 2025年斯比泰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最新.docx
- 2025年斯比泰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推荐.docx
- 2025年新世纪控股集团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完整版.docx
- 2025年新世纪控股集团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新世纪控股集团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完美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