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古诗赏析之名句赏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复习古诗赏析之名句赏析

中考古诗赏析之 送春 宋·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①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 不信东风唤不回。 【注】①更:又,再。 送 春 宋·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①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注】①更:又,再。 诗的三、四两句意蕴深刻,为历代传诵。请对这两句诗作赏析。 《送春》参考答案 诗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描写了半夜时分,子规还在不停地啼叫,不相信唤不回已消逝的春光,塑造了一个执着的形象。(1分)诗人借此表达自己留恋春天的情怀,也表达了作者顽强进取、执著追求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1分) 答题步骤: 1、指出用了何种手法(明确) 2、结合诗句描绘画面(具体) 3、分析表达效果(具体) 这首诗用了 的艺术手法(抒情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描绘了 的画面(景象)(要结合诗句分析),这些手法突出了(强调了,充分表达了)作者的 情感(心情,心境)。 《邯郸冬至夜思家》参考答案 运用想象 诗人不写自己思家,而写家里人在冬至夜没睡好,坐在灯前,说着远行在外的自己。 通过想象家中人对自己的惦念衬托自己的思家情怀。 * * 典型例题——2006年中考题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5分) ?? 咏 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绦(tāo):丝带。 ?? ⑴一、二两句中,诗人用碧玉绿丝绦写出了早春杨柳的哪些特征? ?? ⑵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你对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典型例题——2007年中考题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5分)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棹(zhào)歌:船歌。 (1)“越中山色镜中看”中的“镜中看”三字极富韵味,它启发读者去想像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请作描述。 (2)“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精彩传神,营造出优美活灵的意境,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请作简要赏析。 典型例题——2008年中考题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2008年 送 春 宋?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①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注】①更:又,再。 (1)一、二句中的“落更开”和“燕飞来”写出了春景怎样的特点? (2)诗的三、四两旬意蕴深刻,为历代传诵。请对这两句诗作赏析。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城 南 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1)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 (2)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典型例题——2009年中考题 典型例题——2010年中考题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5分)2010年 早 梅 唐 张 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销”同“消”。 (1)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试谈谈你的看法。(2分) (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两句语言质朴,但包含着不尽的意蕴。请作简要赏析。(3分) 典型例题——2011年中考题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⑴⑵两小题。 (5分)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⑵“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3分) ——中考语文“名句赏析”解题指导 读懂 述明 子胥家园语文工作室课件库 初步鉴赏浅易的古代诗词。 学会读懂诗歌,学会正确解答“名句赏析题”。 考点目标 课时目标 一、如何读懂? 典型例题1(08年杭州卷) 书湖阴先生①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②送青来。 [注]①湖阴先生是王安石罢相后隐居江宁郊外“半山园”时朋友杨德逢的别字。② 排闼(tà):拟声词,意为“推开门” 下沙中学 阮建玲 典型例题2 一、如何述明? 典型例题1(08年杭州卷) 古诗名句赏析题一般答题思路 解题指津 答题格式 书湖阴先生①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