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间生产下,单车使用空间再现、空间实践及再现空间.PDFVIP

在空间生产下,单车使用空间再现、空间实践及再现空间.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MCS 年度研討會 - 2013 年2 月23 日 在空間生產下,單車使用的空間再現、空間實踐及再現空間 陳憬慞 單車是一個便宜、不用使用燃料的交通工具,在世界不同的地方,開始關注這個交通工具的重 要性。筆者家住元朗,而就讀中學則位於天水圍,因而開始使用單車作為交通工具往返學校。 直至現在,仍會踏單車到乘車地點。單車對筆者而言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份。 近年,單車成為一種新興的熱潮,無論單車作為代步工具、康樂活動及高消費的玩意,單車已 經於這個城市佔一席位。然而單車在香港算得上是交通工具嗎? 交通是城市重要的一環,汽車、巴士、渡輪等等,道路素來由規劃者設計,主要使用者為汽車 。 單車的出現,就像道路上的細菌般,招來了汽車、管理者及規劃者的不滿。而近年單車使用者 頻頻發生嚴重交通意外,引起社會關注到單車在道路使用的角色。鄭汝華曾在立法會作發言指 出「由於香港已有完善的道路網絡及公共交通系統,而一般道路的汽車流量甚高,路面位置有 限,基於道路安全的考慮,我們並不鼓勵市民在市區以單車作為交通工具。但是,政府在規劃 新市鎮及新發展地區時,會適當考慮提供單車徑及有關輔助設施作為消閒、康樂及旅遊用途的 1 可行性。」可見政府忽視單車作為交通工具的可能性,只會在新市鎮發展單車徑,並只視單 車為「消閒、康樂及旅遊用途」,然而這種定義是否抹殺了單車在這城市中的「空間實踐」? 2 列菲空間在空間的生產 一書中指出「(社會)空間是(社會)產物」,列氏解釋自然空間已經正在 消失,而每個社會正在生產自己的空間。對於列氏而言,空間的生產包含了生物層面、勞動層 面及社會關係的生產及再生產。而社會空間中,亦討論到社會關係的正面公共及底面隱密的再 現。列氏在上脈絡下,帶出了「空間實踐(Spatial practice)/感知空間(Perceived space) 」、「空間 再現(Representation of space)/構想空間(Conceived space) 」及「再現空間(Representational Space)/ 生活空間(Lived space) 」。 本文嘗試引用列菲空間生產的理論,去探討香港道路的空間生產上,單車出現所帶來的影響。 當列斐伏爾提出「(社會)空間是(社會)產物」時,政府部門怎樣「構想(conceived) 」道路空間及 單車的角色呢?單車使用者或市民又怎樣作「空間實踐(spatial practice) 」,並在被支配空間中 「生活(lived) 」呢? 1 政府新聞署.hk/gia/general/200806/04/P200806040123.htm 2 Lefebvre, Henri (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 MCS 年度研討會 - 2013 年2 月23 日 空間再現 空間再現緊緊繫於生產和這些關係所施加的「秩序」,從而緊繫於知識、符號、符 碼,以及「正面」(frontal)關係。 它是概念化的(conceptualized) 空間,是科學家、規劃師、都市計劃師、技術官僚和 社會工程師的空間,他們是具科學傾向的某類藝術家—他們都以構想(conceived) 來 辨識生活 (lived) 和感知(perceived) 。…這是任何社會(或生產方式) 裡的主導空間。 除了某些我將回頭討論的例外,空間的概念化傾向於言詞符號(verbal sign)(即憑知 3 識製作出來)的系統 。 空間再現中,列氏提出空間是由一群專家及官員構想出空間。而他們將空間概念化,成為知識、 符號及符碼,以及「正面」(frontal)關係。 在香港,道路的規劃主要由規劃署負責,而運輸署主要負擔交通安全及管理節問題。在此節中, 我會以此兩個部們的資料作討論及分析,了解這些部門對單車作為工具,在這個城市的空間構 想。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