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化思想高考复习(2010.3.5)PPT
考点分析:第一部分 古代 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背景: 经济背景:井田制崩溃,土地私有取代公有; 政治背景: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破坏,诸侯士大夫崛起; 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学术下移),私学兴办。。 (2)表现(表格) (3)地位: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设问:简述促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因素。认识: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的变化、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思想界的变动提供了深厚的土壤;而社会思想的发展又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1. 孔子的思想和活动 ①孔子核心学说:“仁”和“礼”的思想 A.“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要宽厚的统治人民;“仁”强调的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实现的途径在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注:现实意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B.“礼”指的是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克己复礼,贵贱有序) C.“仁”和“礼”的关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中庸之道) ②教育思想和实践: 主张“有教无类”;主张“因材施教”;要求学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 孟子的思想: A.仁政:制民恒产 勿夺农时 轻刑 薄赋 B.民贵君轻的民本主义(关注:现实意义——民本思想) C.性善论:通过仁政来恢复的扩展人的善性 3. 荀子的思想:以礼治国;性恶论 4. 老子、庄子与道家思想 ①老子(春秋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 A.“道”是万物的本原。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思想。 B.辩证思想:事物的相互转化、相互依存。 C.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 ②庄子(战国时期)继承发展老子学说 5. 韩非子与法家思想 A.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法、术、势结合) B.法家的集大成者 C.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 时期 背景 代表 人物 主张 评价 先秦时期 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 为政以德 教育思想 施“仁政” 民贵君轻 养浩然之气 人性本善 人性本恶 以礼治国 制天命而用之 儒家思想孕育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儒家思想逐渐形成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旧制度破坏、新制度建立中 铁器牛耕的出现、土地所有制的变化与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形成 战争频繁,社会局面动荡 孔子 (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 孟子 (思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荀子 孔子、孟子、荀子与儒家思想 孔子的 “仁与礼” 孟子 仁政 民贵君轻 性善(与教育) 养浩然之气 荀子 治国以礼为主,礼法并用 性恶(与教育) 天行有常 制天命而用之 仁的含义 忠恕之道 为政以德 克己复礼 正名有序 改良政治 亚圣 百家思想集大成者 百家争鸣的影响 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在……众多领域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2)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3)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4)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时期 背景 代表人物 主张 评价 西汉时期 汉代经济恢复,黄老思想不再适合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大一统 董仲舒 董仲舒对儒家重新解释; 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从此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新儒学逐渐成为加强集权的工具。 2.汉代儒学 (1)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提出者和接受者;B.目的: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C.涵义;D.实质:它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以思想统一来加强政治的统一;E.影响:促进了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2)地位: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并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自秦汉以来,我国古代思想界的发展趋向:由自由走向专制。 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