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件 内部控制概念及要素.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件 内部控制概念及要素

引例1:决堤的管理 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在苟陂县一带修建了一条南北水渠。这条水渠又宽又长,足以灌溉沿渠的万顷农田,可是一到天旱的时侯,沿堤的农民就在渠水退去的堤岸边种植庄稼,有的甚至还把农作物种到了堤中央。等到雨水一多,渠水上进,这些农民为了保住庄稼和渠田,便偷偷地在堤坝上挖开口子放水。这样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一条辛苦挖成的水渠,被弄得遍体鳞伤,面目全非,因决口而经常发生水灾,变水利为水害了。 面对这种情形,历代苟陂县的行政官员都无可奈何。每当渠水暴涨成灾时,便调动军队去修筑堤坝,堵塞滑洞。后来宋代李若谷出任知县时,也碰到了决堤修堤这个头疼的问题,他便贴出告示说,“今后凡是水渠决口,不再调动军队修堤,只抽调沿渠的百姓,让他们自己把决口的堤坝修好。”这布告贴出以后,再也没有人偷偷地去决堤放水了。 启 示 1.以人管理,总是有漏洞可循的,因为人都是有弱点,有感情的。动物之间哪怕是猫和老鼠相处久了也会有感情也会相安无事。而制度呢?却能起到人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2.当制度都不能发挥作用的时候,就只有利用李若谷的办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当他发现这样做得到的好处还不如他损失的多的话,他自然也就不会再去做这样的事情了。 3.不管具体用什么方法来执行,制定一套安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一个没有制度的企业只是一个货堆。 引例2:美国职务欺诈研究的最新进展 美国职务欺诈研究的最新进展.doc 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其衰亡是从内部开始的,外部力量不过是其衰亡的最后一击。企业的衰亡亦如此,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使企业逐步完善自身建设,及时调整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地走向成功。 ——内部控制是达成企业目标的合理保证 第一讲 内部控制概述 第一节 内部控制理论总体演变 第二节 中国内部控制实践与发展 第三节 内部控制的内涵 第一节 内部控制理论总体演变 第一节 内部控制理论总体演变 一、内部牵制阶段:20世纪初期以前 1.内部牵制原理: 二个或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错误的机会是很小的;二个或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单独一个人或部门舞弊的可能性。 2.三要素:职责分工、会计记录、人员轮换。 3.应用: 实物牵制 如:保险柜 机制牵制 如:警报器 体制牵制 如:业务分离 簿记牵制 如:账本核对 第一节 内部控制理论总体演变 二、发展阶段(1) ——内部控制制度:20世纪初期至70年代 1949年,AICPA对内部控制首次作了权威性定义:“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都用于保护企业的财产,检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企业坚持执行既定的管理政策。” 1958年将内控划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 1977年外国贿赂行为法案》 第一节 内部控制理论总体演变 三、发展阶段(2) ——内部控制结构: 80年代-90年代 1988年AICPA《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首次以“内部控制结构”代替“内部控制”,指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取得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 内部控制结构的内容为: 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 第一节 内部控制理论总体演变 四、成熟阶段1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90年代以后 1.1992年,COSO委员会在进行专门研究后提出专题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架构》,也称COSO报告,将内部控制的重新定义,明确提出内部控制的三类目标和五个要素; 2.1994年COSO 委员会提出对外报告的修改篇,扩大了内部控制涵盖范围,增加了与保障资产安全有关的控制,得到了美国审计署的认可。 3. 1996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所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全面接受COSO报告的内容,以第78号说明书的方式对《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中内部控制的定义和描述进行了确认并作了重要修订。 第一节 内部控制理论总体演变 四、成熟阶段1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90年代以后 4. 2002年,为了解决因财务丑闻而产生的信任危机,消除人们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真实性的担忧,美国出台了旨在降低公司财务报告中的欺诈和疏漏行为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简称SOX法案)。该法案的出台,标志着美国金融证券法律的根本思想,从信息披露转向实质性管制。 5. 2004年3月9日,指导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