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目名称: 作物多样性对病虫害生态调控和土壤地力的影响 朱有勇 云南农业大学 2011.1至2015.8 云南省科技厅
三、研究方案
1、研究思路
根据生物多样性、作物栽培学、植物保护学、生态学、土壤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将田间试验、定位观测、模式模拟、资源评价、分子生物学和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在前期项目工作的基础上,从作物遗传异质调控病害和作物多样性干扰害虫行为的前期试验结果切入,深入研究作物多样性调控病虫害的关键科学问题。另外,从前一项目研究发现的作物多样性种植增加根瘤和土壤磷的活化等现象切入,深入研究作物多样性影响土壤地力的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解析作物多样性种植生态调控的主要机理,集成研究结果核心要素,形成应用模式范例,并客观评价持续应用的效应和影响。
2、技术途径
本项目是在前一个973项目“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和保护种质资源的原理和方法”基础上的深入研究。有良好的技术支撑平台,有数据积累和人才积累。汇集了我国从事农业生物多样性研究的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拥有先进配套的实验设备及布局合理的试验基地,长期田间试验点西南地区40个,西北5个,东南5个。前期研究基础扎实,试验条件基本满足上述试验方案的圆满完成。
3、创新点及其突破
1)作物遗传异质调控病害的分子基础
作物群体遗传异质性与病害流行呈负相关,单一品种大面积种植的农田系统遗传异质性低,发病率高病害流行概率大,品种多样性种植的农田系统遗传异质性高,发病率低病害流行概率小。各种作物均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并被广泛认知,但长期未被试验理论解析,难点是难以获得良好的试验研究材料,其次是研究方法上对抗病基因的认知不全。本创新点有望突破是基于前一项目的研究积累,获得了理想的研究材料和基因组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本创新点突破的可行性分析。有良好的研究材料,前一项目研究获得持久抗病的元阳梯田水稻品种,其特征是遗传异质性高,精准测序结果表明基因单位点突变率(SNP)对照日本晴和9311分别差异为99%和71%。该品种长期种植,经研究证明至少连续种植118年。该品种产量稳定,当地记录的数据表明从1986年-2006年亩产变化幅度仅为34-51公斤。调控病害能力强,从1986-2006年稻瘟病穗颈瘟发病率仅在1.4-6.3%之间。该材料是探明遗传异质调控病害的分子基础的理想材料。另一研究材料是前一项目育成的抗小麦条锈病的近等基因系,为研究作物抗病基因重叠、累加等调控病害研究提供了良好材料。
本突破拟设计两项交互试验,一是从已知品种抗性多样性持久调控病害现象到探明其遗传异质的分子基础,本项试验选用元阳梯田水稻品种,通过基因组学和表达组学分析,研究调控稻瘟病的相关基因及其表达特征,探明其分子基础。二是从组合不同的抗病近等基因系到田间验证调控病害效果,本项研究采用项目育成的抗小麦条锈病近等基因系,设计组配不同抗病基因及其群体比例,完成田间抗病试验和人工接种试验,探明基因多样性调控病害的效应和作用。
通过完成上述两类交互试验,诠释作物多样性调控病害的基因多样性原理。本创新点力争发表影响因子10以上论文1-2篇,在本领域刊物发表系列论文。
2)作物多样性调控害虫的效应及其机理
本创新点在作物-害虫-天敌三级营养系统的基础上,着重突出研究作物多样性种植调控害虫的效应及其机理。从前一项目试验发现的玉米与甘蔗多样性种植干扰玉米螟产卵行为,降低玉米螟虫口密度的现象切入,研究干扰玉米螟寄主定位的主要因素,深入研究作物多样性对玉米螟行为、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田间试验玉米与甘蔗不同群落结构与玉米螟及其天敌种群动态变化的特征,探明玉米与甘蔗多样性种植影响玉米螟发生危害的作用机理。本创新点力争发表影响因子10以上论文1篇,在本领域刊物发表系列论文。
3)作物多样性影响土壤地力的根际互作
作物多样性优化种植变一熟为两熟,大幅度提高耕地产出率,增加粮食产量。作物多样性的高效产出是否影响土壤地力,是急需回答的问题。本创新点是在前一项目试验验证了玉米与蚕豆、小麦与蚕豆间作促进蚕豆根瘤增加以及蚕豆通过活化根际磷改善玉米磷营养的基础上,以作物多样性种植体系地上部和地下部种间相互作用及其反馈调节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作物多样性种植与单作的根际过程和根系组成特征,探明作物多样性种植中作物对提高土壤养分吸收利用的作用机理;从养分活化竞争利用,土壤碳氮协调促进生物固持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特征,阐明作物多样性种植对土壤地力的影响。本创新点力争发表影响因子10以上论文1-2篇,在本领域刊物发表系列论文。
4、项目研究特色
1)不可替代的区域资源条件
项目研究定位在我国西南地区是以横断山脉为主体的全球独特纵向岭谷区。该地区纬度低海拔高差大,山脉蜿蜒,河流众多,形成了高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频率域滤波的MATLAB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doc
- 驾驶安全的影响因素.doc
- 高分子材料分析与测试论文题目.doc
- 高压隔离开关的应用机电系毕业论文设计.doc
- (体育用品网络销售的发展策略.doc
- (可转乌洛托品母液回收的研究立项报告.doc
- (可转甲醛装置氧化器花板改造的研究立项报告.doc
- (大学生毕业论文公司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
- (我的第一份工作宣传片的设计与制作.doc
- (教研论文因志而行-因愿而动--农村中学志愿者活动优化管理的探究.doc
- 3基于FPGA的PS2键盘接口与VGA显示控制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doc
- ADF系列泡沫剂研究与应用苏长寿.doc
- AlSiAl2O3SiC核壳结构颗粒的制备与性能表征硕士论文.doc
- AM真菌和PGPR菌剂组合对低温胁迫下黄瓜生长及防御酶活性的影响.doc
- AM酒店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五星级酒店的启示书.doc
- BIM完整论文建筑信息模型系统BIM)的策略研究.docx
- BIM技术在国内的发展趋势与问题研究毕业设计.doc
- 973项目申报书中低阶煤分级转化联产低碳燃料和化学品的基础研究.doc
- 9MW分散式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8土建工程.doc
- AlSiAl2O3SiC核壳结构颗粒的制备与性能表征硕士论文及本科论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