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部分 交响音乐作品欣赏第十三讲抒情与描写交织融汇的乐曲(二) 舞剧音乐《春之祭》第一部分 〈俄国〉斯特拉文斯基 (1882—1971) ⑴乐曲内容表现简述 舞剧音乐《春之祭》主要描写俄国古代未开化民族,在春天祭献大地的仪式。 为表现这一内容,作曲家在音乐中,分别采用了对原始社会荒漠和神秘等气氛的渲染,对未开发部落人类的性格和神态及动作举止的模仿,对各种事物的动态和声响的描绘及各种情绪的表述,等等,展示出远古时代的粗蛮、残酷和人类最自然的本性。 全曲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有八个段落,第二部分有六个段落,分别都立有标题。 第一部分《对大地的崇拜》 第一段“引子”。主要用木管乐器演奏。音乐营造了原始社会荒漠和神秘的气氛,描绘了万物复苏,春天到来的景象。 第二段“春天的预兆,少女们的舞蹈”。这段音乐被视为背离传统音乐最典型的段落。 第三段“诱拐的游戏”。音乐以青年们抢婚的游戏,展示了人类本能情欲的粗野发泄。 第四段“春天的轮舞”。 第五段“敌对部落的游戏”。音乐紧张,具有战争气氛。 第六段“智者的行列”。这段音乐表现长者在少女们的陪同下,庄重缓慢地走来。 第七段“智者”。这段音乐只有四小节,音响微弱,表现长者亲吻大地的场景。 第八段“大地的舞蹈”。这是一段狂放热烈的舞蹈,表现原始部落中的人类对宽阔大地的无比崇敬之意。 ⑵乐曲的创作 《春之祭》是二幕芭蕾舞剧。1910年春天,斯特拉文斯基与朋友尼古拉·罗里奇合作完成了舞剧《春之祭》的编剧,由尼金斯基担任编舞。1913年,斯特拉文斯基完成了舞剧音乐的创作。 音乐由于舞剧内容本身的原始性,而在音乐上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特点。其中,突出了节奏的强烈性与粗蛮性,到处布满不协和的刺耳音响,音色怪诞,旋律简单古朴,大多是片段性的,并带有冷漠性与严峻性。音乐中的大部分旋律都具有俄罗斯民族风格,伴奏织体经常是多调性的,不协和的,等等。显露出人类社会的原始性和粗鄙的状态。另外,使用了接近四管编制的大型管弦乐队。 ⑶作曲家音乐创作特点 斯特拉文斯基是20世纪著名的美籍俄国作曲家。他的早期大型管弦乐作品,有着很明显的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音乐的印迹。1910年其舞剧音乐《火鸟》在巴黎首演成功,使他成为具有世界性声誉的作曲家。以后相继写出的舞剧音乐《彼得鲁什卡》(1911)和《春之祭》(1913),更显示出他独特的创作个性,并且形成了原始主义的音乐风格。 从1914年开始,他移居瑞士,其音乐风格发生了变化。作品具有均衡客观,感情冷漠节制,多用自然音与变化音体系的和声,复调织体占重要地位的新古典主义风格。 代表作有:舞剧音乐《普尔钦奈拉》(1920)、《仙女之吻》(1928)。《管乐八重奏》(1923)。《钢琴协奏曲》(1924)。歌剧《浪子的历程》(1951)、《奥狄浦斯王》(1927)。合唱《诗篇交响曲》(1930)。《三个乐章的交响曲》(1945)等。 1952年开始,他的创作转向序列音乐。代表作有:挽歌《纪念迪伦·托马斯》(1954)。声乐与管弦乐队《神圣赞美诗》(1955)。康塔塔《哀歌》(1957—1958)。舞剧音乐《阿贡》(1957)等。 泛听曲目(1)交响音乐作品 序曲《地狱中的奥菲欧》法国奥芬巴赫 第十一交响曲(1905)前苏联肖斯塔科 维奇 (2)其他音乐作品 思考题 1.原始主义音乐是在什麽情况下产生的? 2.舞剧音乐《春之祭》其音乐特点? 3.叙述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创作特点,并列举出他的代表性作品加以说明。 4.谈谈对这首乐曲欣赏后的感受。 本课结束 * * 本课结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