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西方哲学理性差异之我见
中西方哲学差异的存在,来源于文化的差异。就中西方文化来说,东方文化属于精神层面的较多,通俗讲就是跟着感觉走,个性较内敛;西方文化对物质方面要求的较多,认为科学能推动物质文明发展,个性较张扬。
分析中西方哲学差异,可以从理性主义方面着手,其异趣也集中表现在理性精神的差异上。
一、纯粹理性的差异
纯粹理性,指人不求功利、不计得失地探索各种抽象思辨的问题,如康德所讲,纯粹理性主要包括本体论问题、事物起源、思维形式、存在意义等抽象的问题。柏拉图认为,人由三部分组成:理性、灵魂、肉体,其中理性是三者中最高贵的、不朽的部分。古希腊的哲学,理性即“爱智慧”,是对知识的追求,毕达哥拉斯的数、欧几里得的几何、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等都是对世界本原的追究。这种思辨探索,往往是非功利性的,更多地是为了满足求知欲和好奇心、对完美和绝对的追求。
正是这种追求,西方理性具有明确的实证性和严谨性。例如,有名的“所有的乌鸦都是黑的”则证明了“所有非黑的事物都不是乌鸦”的正确性,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
纯粹理性中包含着的悖论的形成是由于对同一种问题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但往往这两种看法都有其理论依据支撑。西方哲学中为了利益最大化,常常出现悖论。例如:张三昨天偷了李四家里的东西,在第二天李四状告张三时,张三诡辩说:“时间是流动的,昨天偷东西的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你要去状告过去的我”。这样就可能造成混乱的局面,扩大到整个社会后后果不堪设想。
这种说法看似无懈可击,但是其实不是没有存在漏洞的。身处“现在”这个时间点,必定在过去或从前有一个开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始元”。开端点前面必有一个时段无时间,经历了变化才出现了时间。正因为此,虽然时间是不断变化的,但是事件具有延续性,一个时间所带来的祸患将延续到下一时间。上述事例就是把无限超越的极限化的典型,是狭隘肤浅与形而上学的结体。我们在面对问题的“时间”上,无法在我们思考的问题上解决,这是不合逻辑的。但是正是这种矛盾的存在,才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中国人重实用,但却少有实证精神。实证需要科学理性来统摄,需要有怀疑的精神、探索的勇气,但我们的孔孟之道视科学研究为“淫技”,以“修齐治平”为正途,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也走此路子。于是探索自然,对认识进行实证,创造发明等,不被社会所重视。因此,在今时今日,中国提出科学发展观等理性理论,并付诸实践,来纠正传统的误解。就大学生来讲,国家鼓励大学生搞科研、重学术。每年有许多类似节能减排、创新实验项目的比赛,正是为了激励大学生爱科学、用科学而应运而生的。在我看来,大学生们更应该结合我国特点,吸取西方理性思辨的优点,探索科学、理性实践。
二、实践理性的差异
实践理性,是人从功利的目的出发,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意在追求对人有利的结果。这种实践理性既包含了工具理性,也包含了价值理性,它以人为目的,一切活动目的的确立,手段的选择和运用,过程的实施和终结,都是为了人的利益。西方正是追求这种理性,造成了西方人发展科学以追求利润的态度。
中国传统哲学不似西方哲学对经济目标这般明确,而更加追求一种“内求于心”的理性认识方法。这种精神传统,很少去追寻对外在的世界本原的认识,而是重视追求“本心”的自我认知。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道”的宇宙本体说,但那个“道”是不可“道”的,不可“名”的,也即是不可分析,不可被证实或证伪的。这就使得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理性精神带有了一些神秘性,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就像中国的水墨画一样的道理,水墨画不像西方的素描和水粉体现客观真实的物质,它体现的是一种难以言状的混沌意境,在不同人看来都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看法。 主宰我们民族理性精神的是和谐,而不是西方的那种两极对立。我们的理性传统追求的是人与自然、与社会、与国家的内在的统一,即“天人合一”。这是一种内在的超越,它以对生命、宇宙的终极关怀为目标,是一种价值理性占主导的思想,这与西方所追求的外在超越截然不同。儒家主张内圣外王,向内部求价值之源,求安身立命之地。于是“善”成为中国哲学至高无上的法则。我个人很遵从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中国千年哲学在这种“善”的氛围下低调发展。
“天人合一”思想的应用在当今世界受到重视。人类是地球生命系统的一部分,是万物之灵,但不是万物的主宰,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应当和自然和谐相处,否则就会自毁家园。如今人类为了经济利益不顾环境效益,受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惩罚。今天,当我们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环境恶化的势态,不得不考虑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理念能帮助实现这一长远目标,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总结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差异,可以比较出中国哲学重情感,西方哲学重理性;中国哲学侧重方法论,告诉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神木张家峁煤矿开采设计-毕业论文.docx
- 220KV变电站继电保护及整定计算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
- CFDA飞行检查有关实验室数据完整性缺陷的汇总.doc
- 3×35t_h锅炉烟气干法脱硫项目石灰石制粉系统技术协议.docx
- 4~20mA传感器电流信号并行数据传送电路设计-毕业论文.docx
- 5万t_a金属镍冶炼项目一期工程3#、4#线高压开关柜技术协议.docx
- 6.1汽车转向系统匹配计算及设计.doc
- CEP申报资料电子提交4年蓝图.pdf
- 660MW超临界直接空冷燃煤电厂性 能分析-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docx
- 8000m3_d城镇污水处理工程方案设计.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