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音鸣千古广陵散
2009年盛夏,湖南省京剧团创作演出的新编京剧《广陵散》在长沙隆重推出。这台戏,无论是编剧驾驭素材的功力,或导演对舞台表现的全面革新,还是主要演员的人物形象塑造,均有较大的突破。
《广陵散》是我国东汉时流传的一首著名古琴曲。据《战国策》及《史记》中记载:韩国大臣严仲子与宰相侠累有宿仇,而聂政与严仲子交好,他为严仲子而刺杀韩相,体现了一种“士为知已者死”的情操。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神奇秘谱》关于此曲的标题就是源于这个故事。《广陵散》曲谱最早见于明朱权《神奇秘谱》,共有四十五段,分为六大部分,即开指一段、小序三段、大序五段、正声十八段、乱声十段、后序八段。每段皆冠以小标题,如“取韩”、“呼幽”“冲冠”、“投剑”、“长虹”等,从这些标题判断,《广陵散》的表现内容和聂政刺韩王的故事情节相符。东汉蔡邕的《琴操》谈到与该曲相关的历史故事:战国时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超过了工期还没有完成,被韩王下令杀害了。当时聂政还未降生,当他长大成人后,就问母亲:“父亲在哪里?”母亲就告诉了他父亲的遭遇。聂政自此立下为父报仇、刺死韩王的誓愿。首次行刺不成,聂政逃到泰山,向一个仙人学琴,历时十年。因怕被人认出,他“漆身为厉,吞炭变其音”,并击落满口牙齿。重归韩国的聂政,已练成绝艺,弹起琴来,观者成行,马牛止听。消息传到爱好听琴的韩王耳中,他马上召聂政进宫弹琴。聂政将刀藏入琴中,当韩王聚精会神听琴时,拔出刀来,刺死韩王。按当时的规定,杀君之罪,当诛九族。聂政恐祸及母亲,就拿刀自毁其面,断其形体,所以无人知道刺客是谁。后统治者将聂政暴尸于街市,重金悬赏。一天,有位妇人抱着聂政的尸体哭道:“他就是聂政啊!为父报仇,知道要牵累母亲,所以才自毁其容。我怎能为保一区区女子之身,而不宣扬我儿子的英名呢?”哭着哭着,因冤结陷塞绝脉而死。
《广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它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直接表达了被压迫者反抗暴君的斗争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艺术性。京剧艺术“唱、念、做、打、舞”的形式表达,本就是擅长历史大题材的,但是,截取一段史实,以现代视角加以审视并赋予鲜活灵动的艺术化阐释,却需要深刻通透的大手笔。拘泥于史实的每个细节的真实,往往容易滞涩,而虚构的成分过大,又常常失之轻薄。《广陵散》剧本的可贵之处,正是避开了这走两极的弊端,于看似不饰虚华平铺直叙的构架中,搭建起一个层层叠嶂气象万千的舞台时空。著名编剧胡笑蓓创作的京剧《广陵散》,就是取材于《聂政刺韩王》这个音乐故事,并综合了历史文献中另外两个侠士刺杀暴君的记载,进行重新结构融合而成。它写了古代一个壮士聂政为报父仇除暴君,在新婚之夜毅然告别妻子老母,并在遭受失败之后仍不丧志苦练琴艺,最后以毁容毁声和毁掉牙齿的坚毅获得成功而含笑辞世。剧中强调了人民的反抗和统治者的暴虐,赋予这个“凄美”的故事以“悲壮”的色彩。《广陵散》剧里的主要人物,全都史有其人。剧作者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前提下,设置夸张而合乎逻辑的戏剧情节,一系列富于传奇色彩的细节设置,虽然出乎意料,却又都在情理之中。正是这些视角独特而格外有“戏”的细节,增强了整场演出的可看性。剧中一切的起承转合似乎都没有特别大的出人意料的“悬念”,人物性格的勾描、善恶清浊的刻画、事件转折的起伏、命运结局的终结,都是那样的使人清晰明了、黑白立判,又是那样令人扼腕叹息、无可奈何。平直简洁不是缺失张力,不故作玄虚的“玩深沉”和设置令类的“花架子”,不等于没有了戏剧化的高潮迭起。京剧《广陵散》表现的是一个复仇除暴的主题。剧作者把这个充满阳刚之气的主题,用细腻抒情的笔调表现得刚柔相济,如梦似幻的传达出人性的尊严!主人公聂政的英勇无畏与浩然正气,正是在从容疏缓层层递进的语境中,显示出道德与人格的感召力。全剧人物不多,叙事过程也简洁精炼,甚至对白用的是普通话,还不是纯粹的京白。这些,目的都是让观众尽快进入并熟悉叙事即故事,从而将注意力转移到抒情和表现上。这正是戏曲的表现优势和独特功能:放过甚至忽略叙事,凸现抒情精神和表现精神。纵观全剧正面的人物形象系统,无论是聂政、静女和妈妈,还是琴师、铁匠和壮士,他们面对生死,义无反顾,无一不具有道义与责任高于一切的牺牲精神,形象的体现出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百折不回的民族品格。尤其是作为戏曲文本主体的唱词,既写得符合人物身份、性格及所处典型环境的情愫,又韵律朗朗,文白夹杂透发着浓浓的诗意,这不但给导演、作曲的“二度创作”和演员声腔的尽情发挥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而且使这出戏的整体艺术呈现具有了更深一层的历史文化意蕴。
著名导演天博在他的导演阐述中写道:古人曾经强调“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今人依然盛赞“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就是人性尊严的理想表达!京剧《广陵散》表现的就是这样一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