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Φ1000合成塔触媒升温还原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工-Φ1000合成塔触媒升温还原方案

Φ1000合成塔触媒升温还原方案 ? ??? 本方案根据《Φ1000合成A110-4氨合成催化剂升温还原方案》和湖南安淳公司《J99-Φ1000??氨合成塔内件触媒升温还原方案》的规定合并编写。 ? ? 升温还原是在全系统空气吹除、试压、试漏,并用空气将触媒粉吹除合格后,用合格的精炼气进行系统置换至O2≤0.5 %以下,再进一步试压至28.0MPa,静止保压1--2 小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的。 1??升温前的准备工作 ? ? 公布升温还原方案,宣布升温还原的临时(专门)组织领导机构。 ? ? 首先由合成岗位对流程,阀门位置进行系统详细地检查,核实达到升温还原的要求。 ? ? 电器部门检查电炉、调压器是否完好,并将电加热器的使用维护规程、技术要求等让操作工及维修人员熟悉掌握。使用时要选派专业人员监护。 ? ? 计量室检查、校核仪表是否灵活好用。合成圈内检测仪表符合开车要求。 ? ? 合成分析岗位做好氨水浓度、化验室做好水汽浓度的取样分析及所有准备工作。各分析仪器齐备,出水计量工具齐全,水汽浓度取样接管、出水取样接管畅通。 ? ? 合成对人员明确分工,并做到分工与合作的密切配合,并对升温还原方案有详细具体的掌握,做到人员到位、方案掌握、各种准备工作齐全,主操工由技术熟练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 2??系统充氨??(充氨前先关闭循环机进出口阀,将主阀1关至接近关死,并打开副阀2。) ? ? 在用精炼气置换、试压合格的基础上,将系统压力卸至微正压(0.1MPa左右),然后由球罐控制向系统充驰放气( 因全系统停车近一个月实为气氨),将驰放气逆流程倒入放氨总管, Φ1000合成系统微开产氨阀,向系统充驰放气至系统压力至0.4MPa,停止向系统充氨。然后向合成系统补充新鲜合格的精炼气至7.0MPa,开启循环机五分钟后,对各排污、倒淋等死角进行排放,至有大量氨味放出,严防死角(操作人员要站在上风口处操作)。取样分析至少要两个点,气相中的氨含量≥0. 5%即为合格。  正流程:气氨→一氨分→冷排管内→氨冷器→冷交管间→循环机进口管  逆流程:气氨→一氨分→冷交管内→新鲜气氨冷器→新鲜气油分      气氨→一氨分→水冷器→软水加热器→热交管内→废锅→合成塔→热交管间→合成塔环隙→油分→循环机出口管 3??升温还原操作指标及升温还原速度 ? ? 见J99-Φ1000内件升温分层还原计划表。 4??升温还原操作要点 ? ? “三高两低”的操作法:即高氢含量,高电炉功率,高空速(对一段以下触媒还原而言),低水汽浓度,低压力。 ? ? 分层还原:分层还原能更有效地提高触媒还原的质量。 ? ? A.可以保证第一段触媒还原彻底。触媒床层整体还原时,过快提高空速,往往把第一层温度压得很低,很难使第一层各点在其所要求的最高还原温度下还原彻底。 ? ? B.避免上一层触媒大量出水时,氧化下一层触媒,影响下层触媒还原后的结晶,保证下层触媒还原活性。 ? ? C.补充电炉功率的不足。 ? ? 分层还原操作,不强调顶底温差小,反而要拉开层与层之间的温差,只控制平面温差在4--6。这样,上一层触媒正在大量出水,而下层触媒还未或刚刚进入还原反应。不致使触媒反复氧化还原,影响还原后的活性。 5??分层还原操作 5.1??升温期(室温至380左右) ? ? 热点升至380,底点控制260左右,热点控制在一层。压力控制5.0MPa,循环量宜用4m3/min,升温速率40/h,10 小时完成升温。 ? ? 热点250左右,排放物理水(作好记录, 不算入出水总量中)。 ? ? 此阶段冷管阀(即副阀1和3)关闭(最低点升至240, 如顶底温差不到 100--120,则要开冷管阀拉开温差), 升温副阀(即副阀4)开1--2圈;冷副阀(即副阀2)开50%;热副阀(即副阀5)关闭,可适当关小主阀1。 5.2??上层还原期 ? ? 阶段1:上层温度升至380--430,底点控制≤300, 压力5.0MPa,空速适当提高,增加电炉功率,热点升至430, 用5--10小时完成。 ? ? 开冷管阀(即副阀1和3),关升温近路阀(即副阀4), 把二层各点温度压在380以下。 ? ? 阶段2:上层温度升至430--460,底点≤300,压力5.0 --5.5MPa,电炉功率达到或接近100%,循环量开足,达6m3/min。 ? ? 阶段3:上层温度升至460--485,二层热点控制在380 以下,底点控制在330左右,压力5.5--7.0MPa。控制手段,开大冷管阀,冷副阀(即副阀2)全开,热副阀(即副阀5)与升温近路阀(即副阀4)全关。 ? ? 一层各点达480--485,再增加空速,适当关小冷管阀,适当提高压力,进行第二层触媒的还原,热点位置保留在一层。 5.3??二三层触媒还原期 ? ? 一层还原结束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