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E时代——享受健康网络生活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走进E时代——享受健康网络生活PPT

走 进 E 时 代 ——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 1、你上过网吗?一般在哪儿上网? 2、你上网主要目的是做什么?(玩不玩游戏)? 3、你结交过网友吗?你和网友主要进行哪些方面的交流? ——现场采访 实话实说 沉迷网络游戏不可自拔—— 案例一: 15岁的姜某迷恋暴力网络游戏,因耽误学习与父亲发生争执,期间,姜某用羊角锤击打父亲面部十几下,羊角锤柄断裂,姜某某又用水果刀连捅父亲喉部三刀,致使父亲死亡。令人吃惊的是,杀死父亲后,姜某一直在网吧上网,其间数次回家与尸同住,还变卖了家中家具用于上网。 “上网比什么都重要” 案例二: 16岁的少年胡某在网吧里玩一种用刀捅人的暴力游戏时,由于技术欠佳,受到另一人的冷嘲热讽。在网络上“杀”红了眼的胡某当即火冒三丈,抽出大半尺长的防身刀具,捅向受害人的胸口,导致受害人当场死亡。 “杀无赦” 沉迷网络游戏不可自拔—— 案例四: 刘某四人上网聊天、玩游戏时相识。10月29日晚8点,哥儿四个囊中羞涩没钱上网了,遂萌生了歹意。四人在呼兰县打了一辆出租车,当车开到城郊结合处时,四人动了手,出租司机胸部连中2刀,被扔至路边土沟里,四人带着抢来的几百元现金,开出租车逃跑。当晚,他们拿着抢来的钱,在网吧过了一宿游戏瘾。11月1日14时45分,车站派出所接到黑龙江警方协查通报后,迅速组织警力布控清查,四人当场被擒获。 沉迷网络游戏不可自拔—— 现实不是游戏 生命不可儿戏 案例五: 初中生在网吧上网玩游戏时因心理过度紧张、激动而猝死:4月17日中午,余斌像往常一样没有去学校,而是进了逃课的老地方“辉荣网吧”,继续他的《传奇》游戏。据事发当时坐在余斌旁边的一个名叫熊凯的年轻人说,17日下午5时30分,他来到“辉荣网吧”,看见面熟的余斌坐在30号机子上玩游戏。几分钟后,他听到“砰”的一声,接着看见余斌往后倒在椅子上,两手不停地抖动,口喘粗气。随即余斌被送往南昌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检查后被宣布为“临床死亡”。 玩的不是游戏,是“命”啊! 沉迷网络游戏不可自拔—— 据北京市150多位政协委员历时4个月完成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小学生上网比例达到81.3%,有七成学生网民沉湎于网络游戏,有四成多经常光顾色情网站,互联网成为一部分青少年名副其实的“电子海洛因”。 1、摧残身体,荒废学业,影响身心健康 2、诱发犯罪 因手头拮据抢劫、盗窃犯罪。 因盲目模仿网络游戏、浏览色情网站,寻求刺激引发各类暴力犯罪。 在网吧挑起事端引发犯罪。 沉迷网游给青少年带来的危害: 适度上网莫沉迷! 老同学你好,给你准备了一份礼物。赶快点击, 去看看吧! 遇到类似的情形一般你会怎么做? 网络诈骗是一种新的诈骗与犯罪手段。对于社会阅历不深的青少年来说尤其容易上当受骗。 案例一: 今年2月,在海珠区某中学就读的15岁女孩小红(化名)和几名女同学在昌岗中路某卡拉OK厅与网友见面,被网友在饮料中下了迷魂药,结果被其网友及另外五名同伙蹂躏,之后又将她们转卖人贩子贩卖他乡给人做童养媳,几经周折小红才有幸逃脱,但她的几名同学至今下落不明。 三思而行 保护自己 网络诈骗(犯罪)触目惊心—— 案例二: 小阳是一名八年级的男生,他热衷于网上聊天,结识了一名叫“蜘蛛侠”的网友,两人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蜘蛛侠”电脑知识懂得多,号称“网络高手——牛人”,小阳十分信任他。这次,正聊天中,计算机又出了一点问题,小阳急忙向“蜘蛛侠”求救。 网络诈骗(犯罪)触目惊心—— 蜘蛛侠 18:28:15 是病毒感染吗?那好办,我来帮你吧。你把对话框上的应用打开,里面有个远程协助,打开就行,我就可以控制你的电脑帮你杀毒了。 小阳 18:32:18 好呀!你真够朋友!我先谢谢你了。 ……过后不久,小阳的妈妈却发现自己的网上银行密码被篡改了,里面的钱不见了。在警察的帮助下,才发现原来是有人利用远程协助窃取了小阳家的银行密码并盗取了全部的钱。是谁呢? 小阳想起了“蜘蛛侠”…… 讨论: 在网络世界中该如何增强自我保护? 谨防网络伸出的“黑手” 1.不要把姓名、住址、电话号码、照片等与自己身份有关的信息资料泄露或作为公开信息。 2.不要轻信网上的中奖信息。当有人以赠送奖品为由要求见面或登门拜访时,应当高度警惕婉言拒绝。 3.一旦发现令你感到不安的信息,应立即告诉父母或监护人。 4.不要在父母不知道的情况下安排与网友见面,即使父母同意,见面地点也一定要选在公共场合,且最好要有家人陪同。 5.不要轻信网友的信息资料。 有人说网络是一片“没有警察、没有法律,没有美丑、没有贫贱、没有歧视的美妙境地,我们可以自由驰骋,随心所欲,恣意妄为” ……你怎么看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