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矿物实验打印.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矿物实验打印

实验九 岩浆岩手标本观察与鉴定(一)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认识岩浆岩手标本上常见的结构和构造,并学会描述; 2.认识超基性岩、基性岩大类的常见岩石; 3.学会岩浆岩手标本的观察和描述方法。 二、实验内容(描述划线矿物) 超基性岩大类:纯橄榄岩、橄榄岩、辉石岩、角闪石岩、金伯利岩 基性岩大类:辉长岩、斜长岩、辉绿岩、粗玄岩、气孔玄武岩、杏仁玄武岩 岩浆岩手标本描述的一般步骤: 1.颜色及色率; 2.岩石结构综合命名,根据结晶程度、自形程度、相对粒度、绝对粒度等方面命名; 3.构造命名及其特征简述; 4.矿物成分特征及其百分含量:包括矿物学特征、矿物的外部结构特征如自形程度、粒度大小等;斑状、似斑状结构者,分斑晶和基质描述; 5.此生变化; 6.正确命名 1、颜色:岩浆岩手标本的颜色是由组成岩石的矿物颜色的总和构成的一种混合色,其深浅取决于色率即暗色矿物在岩石中的百分含量。一般由基性到酸性,暗色矿物的含量逐渐减少至使岩石颜色由深至浅,因此根据其颜色可以大致确定标本属于哪一类岩石。 一般各类岩石的色率为: 超基性岩90, 基性岩40~90(一般50±), 中性岩30±, 酸性岩20,但有时也不能完全按照此规律,如黑曜岩,是玻璃质岩石,虽然颜色很黑但属于酸性岩类;斜长岩颜色很浅却属基性岩类。此外,岩石的风化程度也会影响岩石的颜色,所以观察时应尽量选择新鲜面。 2、结构构造:观察岩石结构构造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岩石生成时的各件,推测岩石的产状。但岩石的产状最好在野外直接观察岩体出露的实际地质情况,否则有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所以室内鉴定均要求注明野外产状。一般情况下,产状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结构构造可作为参考。 喷出岩一般具有斑状结构、无斑隐晶质结构或玻璃质结构,流纹气孔和杏仁构造发育。 浅成岩一般具有斑状或微晶结构,块状构造居多。 深成岩一般具有全晶质粗粒状或似斑状结构,常具块状构造,也可具有条带状构造。 结构 显晶质 隐晶质 玻璃质 特征 用肉眼和放大镜能分辨矿物颗粒,能观察其大小、形态、自形程度、解理、硬度、颜色等。 用肉眼和放大镜不能分辨单个矿物颗粒,具有粗瓷状断口,光泽暗淡。 不能分辨单个矿物颗粒,断面光滑致密,具有贝壳状断口和玻璃光泽。 1.根据结晶程度将岩石结构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根据粒度相对大小,分为等粒、不等粒、和斑状、似斑状结构: 等粒结构按粒度绝对大小划分 (1) 粗 粒 结 构: 矿 物 直 径 5mm (2) 中 粒 结 构: 矿 物 直 径 2~5mm (3) 细 粒 结 构: 矿 物 直 径 2~0.2mm (4) 微 粒 结 构: 矿 物 直 径 0.2mm 斑状、似斑状结构分斑晶和基质分别描述; 按矿物自形程度分为:自形、半自形、他形三种。 注意: 1.若岩石中有长石类矿物,且为主要矿物,则以其粒度作为整个岩石粒度的代表; 2.结构的命名按下面例子顺序描述: 全晶质半自形中粒等粒结构; 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结构; 3、矿物成分:岩浆岩中造岩矿物的种类和含量是岩石的种属划分及定名的最主要依据,因此正确鉴定出各种主要造岩矿物是鉴定岩石的关键。岩浆岩中常见的主要造岩矿物为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碱性长石、付长石类、石英等。 矿物成分的观察,一般要借助放大镜, 观察内容包括矿物学特征(矿物的形态、颜色、光泽、解理、断口、双晶和硬度等) 矿物的外部结构特征如自形程度、粒度大小等 如某种矿物发生了次生变化,要描述出来。 如斜长石呈浅黄绿-灰绿色,是钠黝帘石化的结果。 斑状、似斑状结构分斑晶和基质分别描述; 描述以斑晶为主,描述其含量,矿物成分,大小,自形程度以及矿物的光学、力学性质等。 百分含量的估计一般有如下方法: 1.目估法; 2.直线法; 3.网格法; 岩石描述实例: 标本号101 1.颜色及色率:岩石为绿色,色率100, 2.结构:全晶质半自形中粒等粒结构 3.构造:块状构造 4.矿物成分及百分含量: 主要矿物: 橄榄石(>80%),浅黄绿色,少量颗粒呈橄榄绿色,褐绿色。粒状,粒径2~3mm为主,晶面玻璃光泽,透明;无解理,贝壳状断口。 辉石(<20%),褐黑色,短柱状~粒状,1~2mm为主,可见解理,解理面上玻璃光泽。 5.次生变化及其他: 岩石新鲜,无次生变化。 6.命名:中粒辉石橄榄岩 岩石描述实例: 标本号113 1.颜色及色率:岩石为灰褐色, 2.结构:斑状结构,斑晶为细粒结构,基质为隐晶质结构 3.构造:气孔构造 4.矿物成分及百分含量: 斑晶(小于10%):全部为斜长石,灰白色,长柱状,1~2mm;表面风化呈白色粉末状;自形。 基质(大于90%):灰褐色隐晶质物质。 5.次生变化及其他: 斜长石发生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