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南民族植物---黎药
海南民族植物---黎药
摘要:热带药用植物黎药是中药宝库中重要的资源。本文主要阐述了黎药的定义,介绍了黎药的渊源和在近代的发展,并重点推介了几种黎药的性能和用途。
关键词:民族植物,黎药,鸡屎藤,槟榔,土沉香,发展
前言:
海南有丰富的黎药资源,黎族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曾为省内黎族同胞及各族居民防病治病作出重要的贡献。目前,国家及海南省有关部门不断加强对民族药研发的支持和引导,苗药、藏药等民族药的发展为海南省发展黎药提供了经验,发展振兴黎药(南药)产业时机已经成熟,海南省黎药研发掀起热潮。
海南大学、海南医学院、海南师省范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中国医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海南省药检所和药研所等研究机构和部分药企都积极开展黎药产品的开发;黎族医药理论的整理、挖掘也取得突破,《黎药学概论》、《黎族医药》等已经出版;海口制药厂、奇力药业、海南九芝堂药业、万州药业、金光药业等数家药企已成功开发出枫蓼、胆木、裸花紫珠等系列黎药产品,多个药用植物规范化种植基地(GAP)也在积极建设中。
正文:
1.黎药的定义
海南黎族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少数民族,有110多万人口,是一个古老而传统的民族,主要聚居在以五指山区为中心的海南岛中南部,岛上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他们的生活起居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黎族最大传统节日三月三有制作五色饭的习俗,其中染色所用原料均来自植物。如:枫香树叶常被海南黎、苗族民间用作食物着色的黑色素原料。黎族人还积累了许多利用野生植物进行食疗保健的经验,如黄姜做成的黄色米饭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山兰糯米甜酒具有滋补强身的作用;米酒泡黑芝麻或黑豆具有补血的作用。炎热的夏季,为预防中暑和感冒,黎族人常采集五月茶、葫芦茶、广东金钱草、田基黄、地胆头、地耳草、鸡骨草、小叶海金沙等一些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的植物煮水服用。
海南地处热带亚热带岛屿区域,受热带季风影响,全年气候温湿,常温在25℃左右,雨量充沛,四季常青,富含矿产、能源、动植物、水产、海盐等资源。海南黎族地区植被资源极其丰富,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药材,素有“天然药库”之称。黎族地区种植南药的历史悠久,是南药品种原产地。据明代张天复著《皇舆考》一书中就列举有槟榔、沉香等,据今,槟榔的种植已有1 500年的历史。五指山地区现有植物药500多种,动物药200多种,矿药物100多种。白沙县黎族群众所使用的药用植物共有1 000种之多。黎药是黎族人民传统使用的民间药物的简称,黎药主要以草药为主,采用中草药的根、茎、叶、果等直接入药,并以全草或全株入药者居多。因为是天然草本植物,每种按一定比例手抓混合成方。如黎族民间使用较广泛的外敷疗法,就是选用草药的叶、根块、果皮或树皮,将药捣烂直接外敷治疗患处。由于海南黎族多生活在山区,交通不方便,常以摩托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因而跌打损伤是黎族地区常见病之一。黎族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了许多利用草药医治外伤的有效经验和方法,如:落地生根属景天科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生于水沟、林荫树下等湿润地,以全草入药,具有止血生肌作用;倒地铃(别名为天灯笼) ,属无患子科草本植物。喜生于村边、荒坡地、灌木丛下,全草入药,具有消肿止痛功效。因此,黎族民间常将其鲜药适量捣烂敷于伤口,用来治疗跌打损伤。
黎族民间草药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黎族对这些草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宋元期间,黎族民间对草药的形态、功能、性味、采集、加工及分类就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在毒蛇咬伤、跌打损伤、风湿骨痛、接骨、中毒、疟疾、风痧症、瘴气等的治疗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黎族民间从事黎医的人,多为自采自用,自己加工配制草药。黎族所利用的药物基本上是在周边环境中能采到的植物。如枫香树叶常被民间用于治疗痛风、麻痹、抽筋、中暑、产后风;牛耳枫、辣蓼常被用来治疗急性胃肠炎。20世纪50年代后,黎族地区特有的植物种类和优良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使科学界对黎族医药有了更广泛的关注,黎族医药经挖掘整理研究,一些民族药物被编入国家药典,包括海南大风子、海南龙血树在内的多种进口药物的国产资源,以及特效药和新药资源,如海南粗榧、嘉兰、海南地不容等。
2. 海南黎药资源开发的现状
海南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同时也是黎族唯一分布的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海南成为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黎族医药也因此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民族性特点。海南岛上热带高等植物4 600多种,分属于262个科、1 350属。药用植物3 100种以上,其中载入《全国中草药汇编》约有1 100多种,收于《中国药典》的有135种,常用中药材250余种。其中槟榔、益智、海南砂仁、巴戟、土沉香被称为“海南的五大南药”。因此,在海南开展民族植物学研究十分必要,对于海南植物资源开发和持续利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