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竹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及设计报告.doc

黑竹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及设计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黑竹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及设计报告

云南省 普洱市 思茅区 黑竹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初步设计报告 思茅区水利勘测设计院 二O一二年八月 目 录 1综合说明 1 1.1绪言 1 1.2水文 5 1.3工程地质 6 1.4大坝安全鉴定意见 8 1.5工程任务和规模 8 1.6水工建筑物加固设计 9 1.7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 10 1.8施工组织设计 10 1.9工程占地 11 1.10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设计 11 1.11工程管理 13 1.12工程概算 14 1.13经济评价 14 1.14工程特性 14 2水文 17 2.1基本情况 17 2.2水文基础资料及评价 19 2.3设计洪水复核 23 2.4泥沙估算 40 3.绪言 42 3.1工程概况 42 3.2库区地质概况 44 3.3坝体质量评价 48 3.4坝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50 3.5坝肩及近坝库岸稳定性评价 52 3.6其他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53 3.7 天然建筑材料 53 4大坝安全评价和鉴定结论 54 5.工程任务和规模 55 5.1工程任务 55 5.2工程规模 56 6.水工建筑物加固设计 63 6.1除险加固设计依据及原则 63 6.2工程总体布置 68 6.3主要建筑物加固处理设计 73 7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 83 7.1现状 83 7.2金属结构 83 8.施工组织设计 84 8.1施工条件 84 8.2施工导流 85 8.3料场选择 86 8.4主体工程施工 86 8.5施工设施 87 8.6施工总布置 87 8.7施工总进度 89 9工程占地 90 9.1工程占地范围 90 9.2工作依据 91 9.3实物指标调查 91 9.4安置规划及处理措施 91 9.5补偿投资 91 10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设计 92 10.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92 10.2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93 10.3环境保护设计 94 10.4环境管理与监测 101 10.5 环境保护投资 104 10.6 水土保持 104 11工程管理设计 106 11.1主要设计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 106 11.2.管理机构及管理现状 106 11.3工程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 107 11.4工程管理设施 108 11.5工程运用管理 108 11.6施工期工程管理 109 12.设计概算 109 12.1投资主要指标 109 12.2编制依据 110 12.3 基础单价 110 12.4 费率标准 111 12.5 预备费 113 12.6临时工程 113 12.7 独立费用 113 12.8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工程投资 113 12.9 工程总投资 114 13 经济评价 123 13.1 评价依据和原则 123 13.2费用与效益概算 123 13.3国民经济评价 124 13.4财务评价 125 13.5综合评价 126 附件:工程图册 1综合说明 1.1绪言 1.1.1工程概L=2.02km,主河道平均比降J=26.1‰,流域成扇形分布,形状系数B=0.313,流域平均高程1240m。 水库流域泥谷坝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走向,泥谷坝河发源于黑竹林后山——寇家坟梁子(海拔高程1528m),主河道自河源起由西流向南东约4km后汇入那糯河,并转向西南流,汇集箐头河后流入小黑江。水库坝址处高程1141.40m,流域形心高程1240m。流域内水系发育,地表受到强烈的切割,河谷最大切深100~150m左右,形成了以深切中低山峡谷为主的山地地貌,山峦纵横起伏。流域内物理地质现象不发育,库区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库水不会向邻谷渗漏。 泥谷坝河流域属微度侵蚀区,植被覆较好,主要为林地,有少量园地,无明显的水土流失现象。库岸山坡稳定,无坍岸陷落现象。 龙潭彝族傣族乡位于思茅区西南部,因地下暗河从山脚涌出,形成天然湖泊(龙潭湖)而得名。乡机关驻地位居历史悠久的六顺“土司”地,位于东经100°31′-100°42′,北纬22°36′-22°50′,是1988年12月成立的山区民族乡,1993年改设为龙潭彝族傣族乡,1995年被列为全省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东南与六顺乡相连,西与思茅港镇接壤,北与景谷县、云仙乡隔江相望,土地面积为325.65平方公里。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大部分属石灰岩地带,最高海拨2143米,最低海拔665米,平均海拔1403.5米,气候温度适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最低温度3,年平均降雨量为1524毫米,属干旱少雨地区,全乡森林面积11933.7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6%。 龙潭彝族傣族乡本叫龙潭乡,居住着汉、彝、傣、拉祜、佤、白、回、哈尼8种少数民族, 1995年被列为云南省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全乡辖龙潭、老鲁寨、平掌寨、黄草坝、麻栗坪、大沙坝6个村委会,56个村民小组,20年有农业户1788户、9774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