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伯牙子期传说的文化解读-江汉大学期刊社
第32卷 第1期 江汉学术 Vol.32 No.1
2013年2月 JianghanAcademic Feb,2013
● 文化管理与文化创新研究 栏目主持人:傅才武 王咏梅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伯牙、子期传说的文化解读
刘守华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武汉 430079)
摘 要:有关俞伯牙、钟子期在汉阳江口偶遇,以一曲“高山流水”结成知音的传说故事世代相传,千古不衰。
这一传说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省级名录之中彰显于世。其精妙的音乐艺术,诚信纯真的友情,脍
炙人口的知音佳话,既是荆楚历史文化的辉煌一角,也是当今滋润大众心田,促进中国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建设
的宝贵精神财富。
关键词:知音;伯牙、子期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152(2013)01006104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于2005年正 国际公约,2005年3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我国
式启动。2007年6月,在湖北省人民政府聘请专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即2005年 18
评审并列入首批省级名录的98项非遗项目中,就有 号文件)开始强劲实施这一文化工程,2011年 2月
汉阳的“伯牙、子期传说”,即我们通常所称的“知音 又在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
传说”。近期,我们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 产法》,使这一文化工程更加规范化与持续化。文
专业师生应邀同武汉市有关方面合作,就武汉市一 件在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象时,同国际公约接
些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进行考察研究,其中伯牙、 轨相一致,也是将其划分为 5项,其中第一项就是
子期传说深深吸引着我。以下说说我对这一民间传 “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评审和
说的独特魅力和重要文化价值的初步认识。 公布的三批国家名录,细分为 10个小类,以“民间
1.这是一项口头文学遗产中的历史人物传说 文学”为第一类。民间文学中,三批国家名录共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 10月在巴黎通过 125项,其中,历史名人传说达 33项,如湖北就有炎
了一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中写道: 帝神农传说、屈原传说、昭君传说、李时珍传说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众、团体有时为个人视 正是按照这一评审规范要求,伯牙、子期传说进入了
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 省级首批保护名录之中。与之相关的琴台遗迹,属
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于文物;高山流水的乐曲,属于古典音乐作品。而有
它包括以下 5个方面,即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 关伯牙、子期的这个故事,则只能列入“民间口头文
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 学”的“传说”之中给以保护,这是它最适宜的位置。
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编纂《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和这几年评审非
是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进行交流和 遗保护名录时,民间传说这类口头文学作品显得十
了解的要素,具有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 分突出,大体上占了民间口头文学的半壁江山。这
重要价值。中国政府于2004年 8月签字加入这一 是由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性所造成的。钟敬文先生
收稿日期:2012-11-03
作者简介:刘守华,男,湖北仙桃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