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代西方猪品种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精选
近代西方猪品种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
[摘要] 自1840年开始,被迫走上了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以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开始,人们只知道西方的武器厉害,经过长期的教训发面,必须从各个方面向西方学习,包括农业而不仅仅是军事方面。因此许多农业书籍被翻译成中文,许多农业机器、作物和畜禽品种被引进到。本文主要关注来自欧美的猪品种在的本土化过程。作者指出,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始于1840年,到1895年左右。引进行为主要是由外国侨民来完成的。第二阶段从1896年到20世纪的20年代末。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国外的畜禽品种的优点,注意到畜禽品种的产品性能与欧洲品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于是他们认为引进西方培育品种是一条迅速提高畜牧业水平的快捷方式。第三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这一阶段的特征是试图通过科学的方法,培育出既能够保持本地品种特点,同时又具备外国品种特征的新品种。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特别是由于日本侵略,使得本土化的过程到1949年仍然没有完成。大约到了20世纪末期,由于几个标准品种的育成和推广,才完成了欧美猪品种在的本土化过程。
[关键词]近代;西方猪种;本土化过程
一、引言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国门的洞开,国外培育的畜禽品种也陆续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开始了欧美猪种落户的过程。在近代,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三个特征比较明显的阶段。第一阶段开始于1840年,到1895年左右。引进行为主要是由外国侨民来完成的。具体来说是一些外国侨民以及帝国主义列强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将欧洲的猪品种带入,随之开始了在的本土化过程。第二阶段从1896年到20世纪的2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前期正值晚清兴农运动,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国外的畜禽品种的优点,注意到畜禽品种的产品性能与欧洲品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于是他们认为引进西方培育品种是一条迅速提高畜牧业水平的快捷方式。然而,由于政权的更替,社会动荡不安,政府根本无暇顾及畜禽品种改良的事情,对欧洲的猪种的利用只是停留在认识阶段,没能有效地进行改良。第三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这一阶段的特征是试图通过科学的方法,培育出既能够保持本地品种特点,同时又具备外国品种特征的新品种。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特别是由于日本侵略,育种工作受到极大冲击,没有也不可能育成一个新的品种,使得本土化的过程到1949年仍然没有完成。大约到了20世纪末期,由于几个标准品种的育成和推广,才完成了欧美猪品种在的本土化过程。由于1949年以后,已经超出本文的研究范围,容日后另文探讨。本文主要探讨1840年到1949年一百多年间欧美猪品种在的本土化过程。
二、外国侨民的引进及民众对外国猪品种的初步认识
1840年以前,与外界的交往基本上处于隔绝的状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闭关自守,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相当有限的畜禽养殖的主要目的是用于自给自足,而不是为了出售,所以多数的畜禽品种是以自然品种的面貌出现。由于接触外界的机会几乎没有,因而也没有外国的品种引入;而同时代的欧洲,工业革命开始于纺织业的进步,带动了养殖业的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发达,畜牧业有一个迅速发展的过程,由于商品经济的逐渐发达,对于家畜品种来说,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于饲养一些自然品种,而是需求饲养一些产品性能优越的培育品种,产品性能比较优越,能够满足人们的不同层次的、多元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诸如以产奶为目的的黑白花奶牛被培育出来,产蛋率高的来航鸡也被培育出来。
1840年以后,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的国门被迫向外开放,在外国人进入之时,东西方畜禽品种性能方面的差异,自然促使他们考虑诸如为什么不将他们原来生活地区饲养的欧洲畜禽品种随身携带入的问题,于是在他们进入之际,将生活在不同国度的一些家畜品种带入,这些行为客观上起到了为人了解欧洲品种提供了方便的作用。许多国外的猪种,在这一时期被引进到。当时主要引进活动有:俄国人从俄国带来了白色猪,在现在的东北一带繁殖;德国人带入巴克夏猪在现在的山东一带繁殖;日本人将巴克夏猪和约克夏猪带入东北地区。光绪年间,德国人又带来大白猪,饲养在张家口和青岛一带。当时外国人从国外引入到的猪种主要有中约克夏(Middle Yorkshire)、大约克夏(Large Yorkshire)、巴克夏(Berkshire)、杜洛克(Duroc)、波中猪(Poland China)、切斯特白猪(Chester White)、和泰姆华斯(Tam Worth)等。[1] 这些猪品种的引入,主观目的不是为了对猪种进行改良,而是由外国人自己养殖,并供他们自己消费。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猪品种作为新鲜事物,肯定会引起当时周围人的关注,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外国猪品种通过各种渠道散入周围地区,客观上使当时的人对国外培育畜禽品种的良好性能开始有直观的认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209-201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新).pdf VIP
-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A卷).docx VIP
- 2025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pptx VIP
-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pdf VIP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住院患者跌倒护理风险评估与护理指导意见.pdf VIP
- 煤矿用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检查标准-培训课件.pptx
- 半导体物理学(第8版)刘恩科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新媒体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分析.pdf VIP
- 一种大吨位玄武岩纤维锚索整体张拉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