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名的语言文化考察精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汉地名的语言文化考察精选

武汉地名的语言文化考察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武汉城市化进程加速,加强对地名的规范管理工作显得日益紧迫。文章以武汉地名为研究对象,归纳出武汉地名的四种结构形式,即“专名+通名”型、“专名”型、“附加”型、多层结构型;并概括出武汉地名的六种命名方法:说明法、借词派生法、形象命名法、缩略法、借词转化法、谐音雅化法等。从而进一步总结出武汉地名的命名规律及其反映出的武汉地域文化特点,并对武汉地名的规范化、标准化提出相关意见。   关键词:地名 结构方式 命名方法 地域文化      地名是一定社会群体为特定的地域约定的专有名称,是历史的产物、地理的反映,更是一种文化现象。简单地说,也就是地理实体和行政区域的名称,地理实体和行政区域名称构成了地名的两大组成部分。美国人类学家克鲁克曾说“文化既包括显性式样又包括隐性式样”,地名也就是隐性式样和显性式样的综合体。用系统论的观点把复杂的地名现象看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外部也就是地名的物质材料——语言文字形式及结构形式,是作为地名的显性形态而存在的;地名系统的内部主要由与文化、社会、历史、地理、生活发生联系的多种因素构成,是地名的隐性内涵。地名的显性形态是隐性内涵的外化,要受到隐性内涵的种种限制、规约;同时通过对地名的显性形态进行描写、分析,可以较准确地把握隐含在其背后的种种观念,从而揭示地名与文化的深刻关系。   一.武汉地名的结构形式   地名首先是一种语言现象,其结构形式是指从词或词组的结构平面来观察其结构组合的项以及项与项之间的关系与层次,是横向平面的、静态的共时范畴的概念。下面结合1990程干庭的《武汉地名志》以及2010搜狗语料库中收录的最新语料分析武汉地名的结构形式。   地名的出现经历了从单音节向双音节及多音节发展的过程,这与汉语词汇化、双音化有关系。起初的结构方式复杂多样并无固定的词汇结构模式,后来发展到成熟阶段出现了“专名+通名”的结构形式,它能够较大限度地发挥地名的指位和指类功能,即专名指“位”指示某地的自然地理特征或者人文地理特征,通名指“类”指示某地的地理性质、地理类型,专名通名便于区别和识别不同位置、不同性质的地理事物。通名如“街、道、巷、村、路”等,专名如“天门墩”、“桂子山”、“街道口”等。   现代武汉的地名也是在“专名+通名”这种基本格式的基础上衍生发展而来的。现代武汉地名从这一角度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专名+通名”型、“专名”型、“附加”型、多层结构型。   1.“专名+通名”型   1.1.专名为简单的结构类型   这种类型中的专名由单纯词、合成词或者词组构成。   (1)单纯词作专名:该类型多为双音节地名,专名由单纯词构成,多保留古代汉语单音词特点,在语法功用上相当于一个词。如花山、双墩、猴山、汉江等。   (2)合成词作专名:其中发现名词作专名数量最多,所占比例最大,动词次之,形容词的数量最少。   a.名词:金鸡山、竹叶山、龙灯堤、白沙洲   b.动词:建设路、复兴村、团结村、解放桥   c.形容词:快活岭、崇仁路、汇通路、幸福村   (3)词组作专名:   a.偏正结构:十里铺村、白沙洲大桥、升官渡小区   b.述宾结构:循礼门、归元寺、打台、兴华路   c.主谓结构:石榴红村、诸葛祭风台、刘备郊天台   d.并列结构:武汉法国街、东风阳光城、湖北东湖大厦   e.数量结构:一一六街、一二一街、二七花园、八一路   1.2.专名为复杂的结构类型   这种结构的完整形式为“专名+通名+通名”。“专名+通名”作为一个整体转化为另一个新地名的专名部分,原通名的指类功能消失,附加其他通名形成“转类地名”,原地名多为路标性地理实体,新地名在其附近。如金珠港湾、莲溪寺路、团结村路、解放公园路等。   2.“专名”型   一个地名中只有专名成分,省略了通名部分,一般来说是种不完整的地名形态。近年来由于人们为包装产品求新求异,使得这种地名迅速增加,常见于各种楼盘、公寓的名称中。这类地名多为四音节词,且“2+2”型要远多于“1+3”或“3+1”,赵元任分析原因为3+1的3多为2+1或1+2,仍能造成2+2的效果。如银湖翡翠、山水星辰、华城新都、澜花语岸等。   3.附加型   附加型是指把表数字、方位、大小新旧等性质的语素粘附在通名或某一专名及原地名前。附加语素起定位作用,位置不定,一般分前置、后置两种类型。其中较能产的附加成分是表方位的“东、西、南、北、中、上、下、前、后”及表性质的“大、小、老、新”。如西港、东港、东湖、老北湖、小洪山、大郭湾等。   4.多层结构型   一般多为“专名+通名+专名+通名”,由“专名+通名”型叠加而成,前后两个“专名+通名”分别表示大小不同的两个地段,这是应地理实体数目增加的需要,在原地名基础上增加区别项的结构形式

文档评论(0)

wdjp11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