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消化道出血powerpointPPT
上消化道出血
抚顺矿业集团总医院消化内科
冉繁荣
概念:是指屈氏(Treits)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此范围。
病因
(一).上胃肠道疾病:
1.食管疾病:食管炎、食管癌、食管损伤
2.胃、十二指肠疾病:溃疡,急慢性胃炎、肿瘤,血管异常、术后一些病变等
3.空肠疾病:克隆氏病、吻合术后的空肠溃疡
(二).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1.肝硬化:结节性、胆汁性
2.门静脉阻塞:门静脉炎、门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受临近肿块压迫
3.肝静脉阻塞:肝静脉阻塞综合征(Budd-Chiari综合征
(三).上胃肠道临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1.胆道出血:胆管或胆囊结石、肿瘤、术后胆管引流管造成的胆管压迫坏死、肝癌及脓肿破入胆道。
2.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肠:胰腺癌。急性胰腺炎并发脓肿破裂。
3.动脉瘤破入食管、胃及十二指肠:主动脉、肝、脾动脉破裂
4.纵隔肿瘤或脓肿破入食管
(四)全身性疾病
1.血液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DIC等。
2.尿毒症。
3.血管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过敏性紫癜。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
4.结缔组织病:结节性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或其他血管炎。
5应激性溃疡:败血症、休克、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脑血管病以外或其他颅脑病变,肺气肿与肺源性心脏病,ARDS,重症心力衰竭、创伤、烧伤或大手术后等引起的应急状态
6.急性感染: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
.临床表现
1.呕血与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3发热:多数病人在休克被控制后出现低 热,一般不超过38.5℃,可持续3-5天。与 循环血量减少,周围循环衰竭,导致体温中枢的功能障碍,及贫血的影响有关。
4.氮质血症.
5.血象
诊断
(一)对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应首先治疗休克,然后努力查找出血的部位和病因,以决定进一步的治疗方针和判断预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大多数是上消化道本身病变所致,少数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据国内资料,最常见的病因依次是:溃疡病,肝硬变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和急性胃粘膜损害,胃癌。其他少见的病因有食管裂孔疝、食管炎、贲门粘膜撕裂症、十二指肠球炎、胃平滑肌瘤、胃粘膜脱垂、胆道或憩室出血等。
出血量的估计
5毫升→便潜血阳性;
50-70毫升→黑便;
胃内积血量250-300毫升→呕血;
一次出血小于400毫升可不引起症状,短时 间内出血量超过1000毫升或循环血量的20%称为上消化道大出血。
活动性出血的观察
临床上不能单凭血红蛋白在下降或大便柏油样来判断出血是否继续。因为一次出血后,血红蛋白的下降有一定过程,而出血1000ml,柏油样便可持续1~3天,大便匿血可达1周,出血2000ml,柏油样便可持续4~5天,大便匿血达2周。有下列表现,应认为有继续出血。 1.反覆呕血、黑粪次数及量增多,或排出暗红以致鲜红色血便。 2.胃管抽出物有较多新鲜血。 3.在24h内经积极输液、输血仍不能稳定血压和脉搏,一般状况未见改善; 或经过迅速输液、输血后,中心静脉压仍在下降。 4.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压积继续下降,网织细胞计数持续增高。 5.肠鸣音活跃。该指征仅作参考,因肠道内有积血时肠鸣音亦可活跃。 如果病人自觉症状好转,能安稳入睡而无冷汗及烦躁不安,脉搏及血压恢复正常并稳定不再下降,则可以认为出血已减少、减慢甚至停止。
出血的病因诊断:病史、症状与体征
1.血色鲜红或暗红:⑴肝病史、蜘蛛痣、男性女乳、腹水、肝脾大、肝功异常、黄疸(±)→肝硬化,门脉高压。
⑵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服用腐蚀剂、胃大切→食管炎,食管溃疡;高龄、消瘦→食管癌。
⑶饮酒后,剧烈呕吐→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