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民营经济调查报告精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牡丹江民营经济调查报告精选

牡丹江民营经济调查报告 5牡丹江民营经济调查报告纵观我市的民营经济,经过二十余年的滚动发展,实现了长足的进步。从总量上看,截止2002年末,全市民营经济户数发展到9。4万户,实现增加值60.5亿元(全口径为165亿元,占全市GDP的66.9%),营业收入190亿元、纯利润9。2亿元、税金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4%、15%、132%和19%。实缴税金由1998年占财政收入的8.8%上升到30.1%。从业人员达到3327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2.8%。从产业结构上看,三个产业增加值由1998年的1:4:5调整为目前的2:5:3,第二产业上升了10个百分点。2002年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比全口径增加值增长幅度高出1.2个百分点。从发展规模看,到2002年来,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134户,其中工业企业91户。纳税超百万元的企业达到41户,占全市民营经济纳税总额的26.2%。科技型民营企业发展到109户,比1998年增加18%。从固定资产投资上看,2002年,全市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71个,其中新上项目32个,技改项目14个,总投资101亿元;当年完成投资2.5亿元,同比增长50%。从外向度上看,2002年拥有进出口权的企业发展到59户,比1998年增加31户,其中工业企业26户。2002年完成对俄贸易进出口总值15.6亿美元,占全市边贸总额的79%。   横看我市的民营经济,与发达地区甚至与省内的一些市(地)相比,在发展速度、发展规模、产业牵动等诸多方面存在很大差距,仍处在原始积累的创业阶段。面对新一轮的发展大潮,尤其是面对我市国企改制后的新形势、新格局,加快民营经济扩张,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势在必行、势必先行。为此,我们建议:   一、确立起民营经济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考察所到之处,无论是外省还是省内的市(县),都把抓民营经济作为“第一要务”,都把加快经济发展寄希望于民营,上上下下扶持民营经济、举全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工作氛围非常浓厚。反观我市,由于受国有企业比重大、包袱沉重等历史积淀因素的羁绊,重国有、轻民营的思想倾向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民营企业不公平待遇尚在,没有真正把民营经济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去抓,自然发展的痕迹十分明显,在重视程度、领导力度、工作机制、管理体制、公平竞争环境等方面存在差距。   目前,要改变民营经济的这种弱势地位,实现民营经济陕发展、大发展,应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应从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做起。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委、市政府抓民营经济应从提高民营经济的地位做起,带头冲破一切妨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做法,革除一切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弊端,真正建立起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与外来企业一视同仁,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由于我市的民营经济尚未进入成长期,现阶段应给予必要的倾斜,多研究民营发展,多倾注领导力量,多解决具体问题,以市委、政府的决心,促进全市上下思想认识到位、工作到位,形成合力,形成气势,确立起民营经济在全市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其次,应从准确定位立起。应把发展民营经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结合起来,与实施工业立市结合起来,与解决就业问题结合起来,以工业经济为主体,依托和释放优势,重点发展“四大产业”和“三型企业”(即:大力加快发展林纸、医药、绿色食品、特种材料四大主导产业;科技型、加工型,外向型企业),着力促进第一产业发展,带动第三产业进步,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全市GDP的85%以上,税收达到财政收入的60%以上,打造“民营牡丹江”。第三,应从营造氛围上抓起。氛围不浓关键在领导。针对市级领导包扶、服务于民营企业心有余悸的状况,应明确说法,特别是为民营企业跑项目、搞服务,更要撑腰当后台;对部门领导为民营经济发展开绿灯、提供条件的,应积极支持,而不视为“寻租”行为。同时,在全社会营造出理解、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积极支持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带头下海经商,支持科技人员创办企业,支持下岗职工“二次创业”,支持农民弃农转商,把全市274亿元的民间储蓄存款充分搅动起来,激发全民创业热情,掀起全民创业大潮。使我市的民营经济由铺天盖地发展(上半年新增民营企业468户),达到顶天立地作为,形成赶超之势。   二、抓大户、抓骨干企业,为工业立市提供支撑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应关心民营企业个体的存亡,而应倾全力扶持做大产业,这是外地发展民营经济的基本遵循。当前,我市民营经济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工业企业少,产业化龙头企业小,既没有形成规模生产,也有没形成产业群体,支撑力、带动力非常有限。截止到2002年末,全市规模以上的民营工业企业仅占民营企业总数的1%,营业总收入超千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仅28户,其中超五千万元的仅9户,超亿

文档评论(0)

wdjp11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