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化学奖.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化学奖

 北京时间17点45分,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两位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莱夫科维茨(Robert J. Lefkowitz)和布莱恩·克比尔卡(Brian K. Kobilka)因“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获得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二人将平均分享800万瑞典克朗奖金。    ?? ?? 罗伯特·莱夫科维茨(Robert J. Lefkowitz),美国公民。1943年出生于美国纽约。1966年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获得MD。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人员,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医学教授、生物化学教授。   布莱恩·克比尔卡(Brian K. Kobilka),美国公民。1955年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Little Falls。1981年从耶鲁大学医学院获得MD。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医学教授、分子与细胞生理学教授。(克比尔卡《自然》文章: G蛋白偶联受体“停靠站”结构被确定)(《自然》特写文章报道克比尔卡)   细胞表面的聪明受体   每个人的身体就是一个数十亿细胞相互作用的精确校准系统。每个细胞都含有微小的受体,可让细胞感知周围环境以适应新状态。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和布莱恩·克比尔卡因为突破性地揭示G蛋白偶联受体这一重要受体家族的内在工作机制而获得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长期以来,细胞如何感知周围环境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科学家已经弄清像肾上腺素这样的激素所具有的强大效果:提高血压、让心跳加速。他们猜测,细胞表面可能存在某些激素受体。但在上个世纪大部分时期里,这些激素受体的实际成分及其工作原理却一直是未知数。   莱夫科维茨于1968年开始利用放射学来追踪细胞受体。他将碘同位素附着到各种激素上,借助放射学,成功找到数种受体,其中一种便是肾上腺素的受体:β-肾上腺素受体。他的研究小组将这种受体从细胞壁的隐蔽处抽出并对其工作原理有了初步认识。 研究团队在1980年代取得了下一步重要进展。新加入的克比尔卡开始挑战难题,意欲将编码β-肾上腺素受体的基因从浩瀚的人类基因组中分离出来。他的创造性方法帮助他实现了目标。当研究人员分析该基因时,他们发现该受体与眼中捕获光的受体相类似。他们认识到,存在着一整个家族看起来相似的受体,而且起作用的方式也一样。   今天这一家族被称作“G蛋白偶联受体”。大约一千个基因编码这类受体,适用于光、味道、气味、肾上腺素、组胺、多巴胺以及复合胺等。大约一半的药物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起作用。   莱夫科维茨和克比尔卡的研究对于理解G蛋白偶联受体如何起作用至关重要。此外,在2011年,克比尔卡还取得了另一项突破:他和研究团队在一个精确的时刻——β-肾上腺素受体被激素激活并向细胞发送信号——获得了β-肾上腺素受体图像。这一图像是一个分子杰作,可谓几十年辛苦研究的成果。   目前为止,163位获奖者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在1901年和2011年的化学奖,其中包括4名女性。他们平均被授予该奖项的年龄是57岁。唯一两度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是弗雷德里克·桑格(1958和1980年)。而最年轻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弗雷德里克·约里奥,1935年他与妻子伊伦·约里奥·居里(诺贝尔奖得主玛丽皮埃尔·居里的女儿)一起获奖,那年他35岁。   三天来,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已依次颁出,和平奖和经济学奖则将分别于北京时间11日19时、12日17时、15日19时颁发。   学生眼中的Brian Kobilka:当之无愧的科学英雄   [1]众所周知,GPCR(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作为人类基因组编码的最大类别膜蛋白超家族,有800多个家族成员,与人体生理代谢几乎各个方面都密切关联。它们的构象高度灵活,调控非常复杂,天然丰度很低,起初非常难以研究。美国杜克大学的Robert J. Lefkowitz(与Brian分享诺奖并是他的博士后导师)在这个领域做了非常多开创性的工作和贡献。Brian就是在Robert的实验室里首先克隆了人Beta2肾上腺素受体的cDNA序列,开始了与GPCR研究的不解之缘。。。   记我的博士后导师Lefkowitz(莱夫科维茨),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2]Robert Lefkowitz (Robert又叫Bob,实验室里大家都叫他Bob)在GPCR领域的成就一直以来是大家公认的。在药理学近50年的重大发现中,有6个GPCR相关的科学工作是Bob的主要贡献。他60年代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用同位素标记配体的方法证明了GPCR受体存在,并第一个把它部分纯化出来。然后他用同位素配体结合的办法提出了配体-受体-效应器结合的三级复合物模型,该文章引用超千次。 接着, 在80年代中期和当时在实验室做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