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应该忘记的历史
不应该忘记的历史
一直在跑的男孩
八岁男孩苏利克为什么一直在奔跑?不是因为他热爱跑步,也不是因为他要参加比赛,而是因为――他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波兰,并且,他是一名犹太人。“二战”爆发后,因为德国纳粹对犹太人进行迫害,年仅八岁的苏利克在华沙犹太人隔离区度过了悲惨难熬的一年半时间。为了食物,为了能生存下去,苏利克开始了逃亡。在逃亡途中,苏利克失去了家人,失去了右臂,他不但要躲避德军的追杀、波兰警察的追捕,还要时刻警惕那些平民告密者。他总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总是在恐惧中逃跑……
这只是一个故事吗?
不,这并不完全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本书的作者尤里1939年9月1日,德军进攻波兰。他们在波兰首都华沙建立了犹太人隔离区,开始了对犹太民族的残酷迫害。奥莱夫的父亲被抓走,母亲带着他和弟弟在隔离区中生活了约两年。母亲被纳粹杀害后,兄弟俩被偷偷接出犹太人居住区,并藏匿在好心的波兰人家中,直到战争结束。后来,奥莱夫把自己在隔离区中的生活经历作为创作素材,进行儿童文学创作,并于1996年获得了“国际安徒生奖”。苏利克的遭遇源自他的经历,也是发生在千千万万犹太人身上的真实故事。
去电影里看看这段历史
2013年,这本书被改编成了电影《二战男孩逃生记》。电影用影像的方式展示了那段残酷的历史,苏利克那不停奔跑的身影令人心痛、落泪,也让我们意识到:应该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故事选辑
食物和自由
一大早,街上空无一人。大卫牵起弟弟的手说:“跟我来,苏利克,我们到波兰区去。”
“怎么去?”
“学那些走私的人啊。我看过对面那栋房子后头的墙上有一个洞。”
苏利克很兴奋,大卫是他的二哥,他不见得每次都会听这个哥哥的话,但是这个建议让他跃跃欲试。
“波兰区那边有什么?”
“自由和食物。”哥哥说。
苏利克知道食物是什么,但是,什么是自由?
“自由就是四周没有围墙把你关住,你可以爱往哪里就往哪里。”大卫回答,“我的朋友都会在守卫那里等,如果守卫是个好德国人,他们就跑到波兰区去。”
“你去过吗?”
“还没有。不过钻墙过去比较好。”
“到那边以后要怎样找食物?”苏利克又问。
“你可以向好心人讨一点零钱,然后到店里去买东西,那里的店什么都有,就像战争前史坦尼克太太在布隆尼的店一样。”
“也有糖果吗?”
“有。”
苏利克是个红发蓝眼的小男孩,满脸雀斑,总是带着一抹惹人爱怜的微笑。
德军占领波兰,他们还住在老家的时候,经济状况一天不如一天,苏利克就是用这副笑容从爸爸那里讨来几毛钱,好到史坦尼克太太的店里买糖果。现在他爸爸身上连那几毛钱都没有。
“好。”苏利克说,“我们走。”
“可是我们要小心躲开那些流氓。”哥哥说。
“流氓会怎样?”
“他们会打人。”
“打得很凶吗?”
“很凶。你还是要跟来吗?”
“要。”苏利克毫不犹豫地说。
他们两个钻过了墙洞,却看见两个波兰少年正盯着他们,并且放声大笑。
“快,我们最好回去。”大卫说。
苏利克觉得很可惜,不是因为糖果,是因为第二件事――可以不停往前跑的那种自由,他好希望能像以前在老家那样,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奔跑。
大卫把墙洞的事告诉爸妈后,他们决定一起逃离犹太人隔离区,回布隆尼去,也许会有波兰的朋友愿意提供住处让他们藏匿。他们被驱逐出老家所在的小镇已经快一年半了,日子悲惨难熬。对他们来说,不管做什么都比待在华沙犹太人隔离区里慢慢饿死要好。
他们决定让爸妈先带着小苏利克逃走,如果一切顺利,两个哥哥和姐姐再一起行动。要如何才知道他们是否顺利抵达老家呢?爸妈会寄来明信片,上头写着:“很久没听到你们的消息了,请回信告知近况。亚瑟。”
“谁是亚瑟啊?”
“只是一个普通的波兰名字。”爸爸说。
“如果我们没收到信呢?”
“照计划逃到布隆尼去。”
苏利克对小镇的记忆依旧十分鲜明。他们住在一个只有一间大房间的屋子里,爸爸、妈妈、叔叔、爷爷,还有五个小孩。叔叔和苏利克的大姐法葛在战事刚爆发就到俄国去了。爷爷有一天被送进医院,再也没有回来。
大卫带着爸妈和苏利克到了墙洞前。他的爸妈跟他告别后,就钻过墙洞,到了“另一头”。这时阳光普照,他们走在华沙的街上,要不是偶尔看到德军,真会以为世界太平,战事从不曾发生。“不要走太快。”爸爸说,“要表现得我们好像是出来散步那样。别看那些德军,也别看警察,就好像我们每天都在这儿闲晃一样。”
但是苏利克克制不住自己,他睁大眼睛,观赏每件事物:商店的橱窗、推着婴儿车的体面妈妈、街上的汽车、电车,还有前头一辆两匹马拉着的马车。他不闪避德军和警察的目光,他的爸??则什么也不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