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俄罗斯印象(一)
俄罗斯印象(一)
莫斯科红场的记忆
一到莫斯科,我们寻觅红场、列宁陵园、无名烈士墓和卫国战争纪念馆,它们像散落在大都市里的珍珠,却代表着一个民族激情澎湃的岁月,收藏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历史和某种挥之不去的红色记忆。
带着莫斯科清晨的凉意,我们乘车前往市中心的红场。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到莫斯科,不能不去红场。因为要想了解这个国家,了解这个民族,了解这个城市,只有从红场开始。
红场由条石铺成,显得古老而神圣,它原名“托尔格”意为集市,后改为“红场”,俄语里即“美丽的广场”。
红场南面的圣瓦西里教堂,是伊凡雷帝为了纪念1552年战胜喀山鞑靼军队而建筑的。这座教堂建筑风格独特,教堂中间是一个带有大尖顶的教堂冠,8个带有不同色彩和花纹的小圆顶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它的周围,再配上9个金色洋葱头状的教堂顶,绝仑无比。就如同埃菲尔铁塔是巴黎的象征,大本钟是伦敦的象征一样,圣瓦西里教堂是莫斯科的象征。
教堂前面是民族英雄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的雕像。1612年,他们打败了波兰侵略军,一举解放了莫斯科。
不知何时,车子已停在莫斯科河边。人们从四面八方向红场列宁墓纷至沓来,络绎不绝的排起长长的瞻仰队伍。它告诉我们,世间所有的人和事,它的是非曲直,有时往往决定于人们恪守心底的那种不灭的理念。我也加入其中,冥冥之中,内心氤氲着一股莫名的悲壮……
远远望去,一座用将军红大理石砌成的陵墓――列宁墓矗立在那里。在绿树掩映中,这座地堡式的建筑,有一种令人屏息的庄重。墓地四周苍劲挺拔的松树,证明着马列主义曾经存在和曾有的守望。
列宁墓一半在地下,一半露出地面。陵墓5800多平方米,墓前刻有“列宁”的字样,庄严肃穆。
1924年,殚精竭虑的列宁因病去世后,一直长眠在此。从车上下来,我们目不旁骛地直奔列宁墓,去瞻仰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领袖的遗容。尽管他早已逝去,还是想去感应他不朽的灵魂。
沿着长长的人流,迈着缓缓的脚步,一股敬仰之情油然而生,走进陵园。列宁的遗体安放在铺有前苏联国旗的水晶棺中,身穿蓝色上衣,胸前佩戴一枚红旗勋章,脸和手都由特别的灯光照着,清晰而安详。曾经有人提出要把列宁遗体从红场列宁墓中移出,遭到了俄罗斯人民的反对。
当我在莫斯科红场与他相对的时候,我虔诚地弯腰向苏联共产党的缔造者、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深深地鞠躬致意。
离开时,感到一阵淡淡的伤感。我回望列宁的遗容,他那睿智的脑门,从容的微笑,若有所思的凝视,是一代伟人留给我最后的印象。
走在墓道上,脑海浮现的是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国家与革命》光辉篇章和他激越亢奋的演讲,心中一次次地感动,来到这里,为了缅怀伟人,体会革命的艰辛,更为了珍惜今天的不易,憧憬明天的美好。
红场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广场,见证着俄罗斯的重大历史事件。
列宁墓的上面是观礼台,每当重要庆典和阅兵仪式时,领导人就站在列宁墓上观礼指挥。
历史,拒绝遗忘。今天,当我们蓦然回首往事时,却不由想起曾经发生在红场上的惊人壮举。
1941年9月,德军投入74个半师,180万兵力,向苏联首都莫斯科发动大规模进攻,妄图在冬季到来之前攻占莫斯科,打败苏联。10月14日,德国军队突进到离莫斯科仅几十公里的地方。在首都面临威胁的危急时刻,坚守在莫斯科的斯大林从容不迫地指挥战斗。
1941年11月7日,是十月革命胜利24周年。冒着敌机轮番轰炸的危险,莫斯科红场照例举行盛大阅兵式。斯大林威严地站在列宁墓上,发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说,检阅了红军队伍。检阅后的红军队伍,直接开赴前线与希特勒军队作战。12月6日,苏军从莫斯科城郊开始大反攻,击溃德军50多个师,击毙击伤德军80多万人,将敌军击退150-450多公里,解除了对莫斯科的威胁。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苏联及全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的信心。
人们没有忘记,在卫国战争中,斯大林把自己心爱的儿子雅科夫送上了战火硝烟的前线。1941年7月,雅科夫在作战中被俘,希特勒提出,愿意以释放雅科夫为条件,交换德军将领保卢斯,斯大林的回答却是:“我不会用一名将军去换一名士兵”,结果,雅科夫死在了德国法西斯的一个集中营里。
据史料记载,在整个卫国战争中,先后有300多万名苏共党员前赴后继,在战斗中光荣牺牲,或在战争年代的艰难环境中献身。
我们在俄罗斯战争纪念馆前流连。那里加农炮、榴弹炮、高射炮、火箭炮……一座座大大小小的火炮摆放在那里,碗口粗细的炮筒斜斜直指天的尽头,有60多年阳光风雨的浸润,这些炮周身充斥成熟之极的神韵,以一副宠辱不惊的姿态任人从各个角度拍照。
漫步在战争纪念馆前,仿佛踏上了历史的栈道。脑海中闪现着刀光剑影,回响着隆隆的炮声。“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