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洪涝灾害.ppt
水灾 水灾的概念 水灾泛指洪水泛滥、暴雨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多对人类社会造成的灾害而言。一般所指的水灾,以洪涝灾害为主。 水灾分为“洪”和“涝”两种 “洪”,指大雨、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淹没农田、毁坏农业设施等。 “涝”,指雨水过多或过于集中或返浆水过多造成农田积水成灾 水灾多发生在夏,雨多的时候。在高海拔的地带,很少出现水灾 。水灾大多发生在低海拔的地区,如我国东南部。 水灾同样可以分为人为水灾和自然水灾两种 水灾类别 洪涝灾害 地震水灾 海啸灾害 干旱水灾 厄尔尼诺现象 冰冻凌汛灾害 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的原因(地区分布) 1.坡水、洪水成涝 2.水文气象 3.?土壤与地质 4. 水利工程标准低,年久失修,工程不配套 坡水、洪水成涝 梧桐河中下流域地处小兴安岭东缘,松花江、梧桐河下游。西北部低山丘陵区地表起伏,高差大,沟谷纵横,径流峰高流急。上坡林地坡水不仅对坡耕地造成水土流失、冲蚀沟,而且对低平原村屯及农田危害严重,沟道经常漫溢出槽,淹没农田;梧桐河下游洪水峰高、松花江洪水长时间持续,对低平原区村屯及农田构成洪涝威胁。另外,地形低洼,微地形复杂,排水迟缓,并受外江洪水顶托倒灌影响,使内水无法排除,造成洪涝。 水文气象 梧桐河流域中下游位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受西伯利亚冷气团控制,漫长干燥、严寒少降水;夏季常受太平洋北上暖湿气流影响,炎热多降水;春季多风干燥;秋季降温快,温差大。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80毫米左右,降水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不均,年内降水多集中在7~9月。年降水量虽然不多,但时空分配变差大,7、8、9三个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70%,此期间常有短历时高强度暴雨或受北上台风影响而形成的长历时连续降水过程,造成洪涝灾害。由于秋冬季气温低,蒸发量小,秋季滞流耕地中的雨水及受冻结温度梯度作用上升到地表的地下水冻结成为固态,与冬季降雪一起,春暖融化滞存于耕地表层形成春涝。故当地有“一年秋雨,两年成灾”之说。 土壤与地质 流域中低平原地表为厚1.5米左右的亚粘土沉积层,该土层质地粘重,通透性差,垂直下渗弱,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含蓄水量多,易造成涝渍灾害。向下为深厚的砂砾石沉积层,地下水位距地表仅1.5米左右,补充地表土层水量并阻滞地表水下渗。雨季江河水位上涨高于地面,在下层砂砾石连通管作用下,使耕地地下水层上升至地表,低洼地的地下水甚至出逸形成地表水。 水利工程标准低,年久失修,工程不配套 梧桐河流域中下游1976年以后修建了一部分防洪除涝工程,但由于防洪及排水标准低,工程年久失修,严重老化,河水泛滥,内水受河水顶托,不能及时排除内水,致使农作物经常遭受洪涝灾害,造成大面积减产。流域内堤防工程标准偏低,不足十年一遇,堤高1.0~3.0米,顶宽仅1.0~3.0米,边坡1:2~1:2.5,堤身瘦小,断面不能满足防洪要求,且堤顶堤身受风雨侵蚀,损坏较严重,很多堤段前后存在坑塘等险工,甚至个别堤防堤段不封闭,河水倒灌形成洪涝灾害。沟道设计标准低,不足三年一遇,断面小,排水不畅,沟道局部段有冲刷或淤积;工程不配套,建筑物超期使用,工程管理维修不善,破损严重,数量不足,现有的建筑物防洪及过流能力不足,致使排水不畅。另外水利工程基础薄弱,待建工程较多,特别是田间工程,受到经济条件和投资力度限制,很多项目还没建,不能充分发挥骨干工程应有的作用。 洪涝治理措施 1.水利工程措施 2.采取水土保持措施,从源头上治理 3.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地震水灾 地震水灾的原因 1)地震滑坡、泥石流堵塞河流强烈地震造成山崩、滑坡或泥石流,大量的岩石、泥土填入河谷,堆坝截流蓄水,淹没河谷两岸的城镇、村庄,土地。随着蓄水量增多,或遇余震时,即崩决,蓄水奔出,可造成下游的灾害。1786年四川康定7.5级地震、1933年8月四川迭溪7.5级地震的巨大水灾都属于此例。类似的例子还有。1950年8月西藏察隅8.5级大地震,崩塌、滑坡堵断河流形成湖泊,震后八天溃决,高达7米的巨浪淹没了上千个村庄,损失惨重。 (2)地震滑坡、泥石流填入湖泊、水库山区的湖泊,一般都几面环山,水库一般是利,用山间谷地筑坝蓄水,湖、库周围坡度较大,蓄水后影响坡体稳定。地震时,周围山体容易引起滑坡。滑坡填入湖泊、水库,使水位上升,外流形成灾害。1960年智利几次地震引起的瑞尼赫湖水灾属于此例。 (3)地震破坏水利工程建筑有的水利工程建筑震前未设防或地震烈度超过设防烈度,有的水利工程建筑年久失修,地震时容易造成破坏形成水害。例如,新疆的伽师水库在1961年4自地震时,坝裂造成了水灾。1970年1月云南通海7.8级地震,九度区的回龙水库坝面出现30多处裂缝,纵向裂缝长达100米,最大裂缝宽度达20厘米,横向裂缝长6-22米,缝宽5-15厘米,深度大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