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生产装置的初期火灾扑救应迅速采取的措施: ?? 迅速查清着火部位、着火物及来源,准确关闭有关阀门,切断物料来源及加热源;开启消防设施,进行冷却或隔离;关闭通风装置防止火势蔓延。 ?????压力容器内物料泄漏引起的火灾,应切断进料并及时开启泄压阀门,进行紧急排空;为了便于灭火,将物料排入火炬系统或安全部位。 ???? 现场当班人员要及时做出是否停车的决定,并及时向厂调度室报告情况和向消防部门报警。 ????发生火灾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对装置采取准确的工艺措施,利用现有的消防设施及灭火器材进行灭火;若火势一时难以扑灭,要采取防止火势蔓延的措施,保护要害部位,转移危险物质。 ????专业消防人员到达火场时,负责人应主动及时地向消防指挥人员介绍情况。 3.易燃可燃液体储罐的初期火灾的扑救应采取的措施: 一旦发现火情,应迅速向消防部门报警,并向厂调度室报告 若着火罐正在进行进料,应迅速切断进料,并通知进料单位停止送料。 若罐区有固定泡沫发生站,则应立即启用。 若着火罐为压力容器,应打开喷淋设施做冷却保护,防止升温、升压而引起爆炸,打开紧急放空阀,进行安全泄压。 根据具体情况,做好防止物料流散、火势扩大的措施。 第五节 消防设施 1.消防站 大中型化工企业应设立消防站。 消防站的服务范围 消防站的规模 协作单位的消防车辆 一、消防设施 2.消防给水设施 消防给水管道。简称消防管道,是一种能保证消防所需用水量的给水管道,一般可与生活用水或生产用水的上水管道合并。 消火栓。可供消防车吸水,也可直接连接水带放水灭火,是消防供水的基本设备。消火栓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类。室外消火栓又分为地上与地下两种。 3.化工生产装置区的消防给水设施 ①消防供水竖管。 ②冷却喷淋设备。 ③消防水雾。 ④带架水枪。 1.灭火剂 水 泡沫灭火剂 干粉灭火剂 卤代烷灭火剂 二氧化碳灭火剂 二、消防器材 2.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1211灭火器 火灾分类与等级 按照火灾的燃烧程度分为四类: A类火灾: 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灰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 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 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D类火灾: 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将爆炸危险场所分为两类五级 A.爆炸性气体、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 按其危险程度的大小分为三个区域等级。 0级区域 :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1级区域 :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出现的场所。 2级区域: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能出现,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火灾和爆炸危险场所的分类 B.爆炸性粉尘和可燃纤维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按其危险程度的大小分为两个区域等级。 10级区域 :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能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11级区域: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不能出现,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第一类是有气体或蒸汽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Q1级场所:在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Q2级场所:在正常情况下不能形成,而在不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Q3级场所:在正常情况下不能形成,而在不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但可能性较小的场所。 第二类是粉尘或纤维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分为两级: G1级场所:在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G2级场所:在正常情况下不能形成,而在不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国家标准《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将爆炸危险场所划分为三类八级 第三类是有火灾危险的场所,分为三级: H1级场所: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使用、加工、贮存或转运闪点高于场所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其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 H2级场所: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悬浮状、堆积状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虽不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但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 H3级场所:在固体可燃物质并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 第二章 点火源的种类及预防措施 点火源共有8类: 1)明火及高温表面 2)摩擦与撞击 3)电火花 4)静电 5)雷电 6)易燃物自行发热 7)机械和设备故障 8)绝热压缩 1.明火及高温表面
文档评论(0)